人工铺设标准轨施工作业指导书-副本剖析.doc

人工铺设标准轨施工作业指导书-副本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铺设标准轨施工作业指导书-副本剖析

人工铺设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站前工程人工铺设轨道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施工作业执行文件:施工项目部下发的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人工铺设标准轨作业指导书》、《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2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3作业队制订的《**作业队施工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制制度》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4.1.1铺碴 利用汽车运输,一次铺足底碴并压实,预铺部分面碴。 4.1.2装卸轨枕和钢轨及散枕 钢轨和轨枕装运至工地后,利用人工或吊车卸至路基上。用线拉出轨枕边线,将卸在路基上的轨枕人工抬摆到位,要求轨枕间距基本符合要求。 4.1.3钢筋混凝土轨枕硫磺锚固 硫磺锚固浆配合比由实验确定,抗压强度不低于35Mpa,道钉锚固后的抗拔力不低于60KN。锚固采用特制的锚固架进行正锚,材料必须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4.1.4上轨、方枕 上轨前应检查钢轨型号、长度、曲线缩短轨等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将路基两侧的钢轨抬到轨枕槽上,按照当时的轨温正确预留轨缝,连接接头夹板、螺栓并涂油,扭距不低于300N.m。轨道中线与设计中线误差不大于30mm。画轨枕间距,并在钢轨内侧用白油漆画点,细方。 4.1.5散扣件、紧扣件 按扣配件型号按装扣件,并用加力杆扳手紧固扣件,使扭距达到100N.m~120N.m。 4.2人工铺标准轨作业流程 5.施工方法 5.1钉位置桩 根据车站平面图和测量桩号,定出两条线路中线的交点,钉轨道中心桩。 5.2铺设轨枕 铺轨枕时,需预先按照设计每千米轨枕数量计算轨枕间隔,做一根间隔绳,标出轨枕位置,将绳固定在轨枕头部外侧,比照此绳散布轨枕。 5.3轨枕硫磺锚固 硫磺水泥砂浆按照实验确定配合比配制。锚固前,清除轨枕预留孔内杂物和螺旋道钉附着物。锚固方法采用正锚,先将预留孔底部堵塞严密,严防漏浆,锚固浆从枕面注入孔内,注入时浆液温度不得低于130℃且一孔一次灌完,螺旋道钉立即左右旋转缓慢垂直插入定位。锚固浆顶面应与承轨槽面平齐,溢出的残渣凝固后铲除平整。每公里做一组抗拔试验,如有一个不合格现象,应加试两组,仍有不合格者,检查熬浆配比及工艺,并对该批量全面检查,剔除不合格产品。 5.4铺钉钢轨 上轨前应检查钢轨型号、长度、曲线缩短轨等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将路基两侧的钢轨抬到轨枕槽上,按照当时的轨温正确预留轨缝,连接接头夹板、螺栓并涂油,扭距不低于300N.m。轨道中线与设计中线误差不大于30mm。画轨枕间距,并在钢轨内侧用白油漆画点,方正轨枕。 5.5材料要求 轨枕、弹条、橡胶垫板、接头夹板等甲供料,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6.技 6.1散布 6.1.1钢轨进行检尺,按轨节表要求钢轨长度进行配对,同一3mm,15mm。 6.1.2按50mm。 2锚固砼枕 6.2.1螺纹道钉每个抗拔力不低于60kN(6吨力)。 6.2.2在材料配合比、气候变化时,应做试件检查,在铺轨前应做螺纹道钉的拔力试验,每一公里应试验两处,合格后方可进行铺轨。 6.2.3灌浆深度应比道钉插入长度大20毫米以上。 6.2.4锚固灌浆顶面应与承轨槽面取平,残渣应清除干净。 6.2.5螺纹道钉中线偏离预留钉孔中心不行大于2毫米。 6.2.6道钉圆台底面应高出承轨槽面,其值按扣件类型确定。 6.3上 6.3.1接40mm;曲40mm加采用 6.3.2预留轨缝按≤轨温轨缝对照表≥要求1~2mm;同一予留2 mm,不同 6.3.3轨枕间距应严格按照《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执行。并按轨节表要求轨枕间距用小白油漆点标识在轨腰,以表示轨枕位置(曲线标在外轨腰内侧)。轨枕应正位,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轨枕中心线允许偏差:正线和到发线为20mm,其30mm。按700N?m。 在任何情 6.3.6接1mm,其2mm。 3.7曲 6.4轨距扣板、挡板和挡板座号码、位置必须正确使用,使用型号必须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扣件应涂油。弹条扣件应使弹条中部的下颌与挡板接触,Ⅰ型650m时以80~120N?m作650m的曲120N?m;Ⅱ型100~140N?m 6.5轨距允许偏差为±2mm,1‰,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