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理解、比较和认识能力。材料一中的“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列宁领导下开始实施的。材料二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所产生的严重影响。第(3)题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前者与后者相比,它们在历史条件、目的、具体措施和结果方面迥然不同。根据材料四的出处,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而完成第(4)题。第(5)题结合三次改革的影响归纳得出结论。 答案:(1)A (2)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3)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前者与后者相比,它们在历史条件、目的、具体措施和结果方面迥然不同。 (4)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历史专题二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一、中外古代著名的封建改革 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鼓励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学习汉族的礼法等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 考点解析 要点 废除了给贵族无偿赏赐土地的办法,采取“采邑”分封制。促进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查理·马特改革 646年实行改革,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日本大化改新 考点解析 要点 知识巩固1 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相同点 背景 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史实) 目的 都要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途径 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 都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史实) 影响 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影响)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近代化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二、中外历史上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了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农奴制改革 1898年,光绪帝颁布法令变法。内容: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戊戌变法 考点解析 要点 ★同样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同样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样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什么俄日成功,中国失败? 群众基础 措施有效性 改革者实力 准备 封建势力的强弱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 国际环境 背景 中国 日本 俄国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进步潮流 受工业革命影响,一些部门出现机器生产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侵略中国 资本主义发展 帝国主义阶段,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但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封建专制不强,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较充分 较充分 不够充分 有实权的亚历山大二世 西南大名、中下级武士,商人等实力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没有实权的皇帝 有效可行 有效可行 空文,无法实施 广泛 广泛 没有群众基础 认识 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戊戌 变法 洋务 运动 结 局 目 的 性 质 一次失败的封 建统治者的自 救运动 社会主义性质 富国强兵, 维护清政府 统治 挽救民族 危亡,发 展 。 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良运动 摆脱苏联 斯大林模 式的束缚 它没有使中国 ,但引进了 ,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 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 的 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虽然最终在顽固派的阻挠下失败,但是在社会上起到 思想启蒙(解放)作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未根本改变苏联 高度集中的 。(也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①一党制变 。 ② 分散 ③各加盟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民族分离倾向严重) 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的过程(解体的直接原因)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为中国的近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