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1电台到小81电台.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81电台到小81电台

从八一电台到小八一电台 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李进良 八一电台的研制与改进 ????1950年,年青的共和国面临着美帝国主义的威胁,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正义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此时,前线部队急需适用的通信电台。时任重工业部电信工业局副局长的王士光同志,主管计划、生产、科技工作,临危受命,立即组织各电信工厂整修出几千部战场上缴获的通信设备,及时运往前线,满足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急需。当时,苏联为我国提供了几种通信装备,但频率范围狭窄,又笨又重,还要用汽油发电机供电,不符合我军运动作战的需要。王士光和王铮局长一起坚决主张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组织了12个企业的4000多名职工,不分昼夜地研制抗美援朝急需的军用通信装备和电子管、电子元器件等基础产品:由当时的天津电工二厂(后来的712厂)开发九一型100W短波电台,装备到军师之间;八一型15W短波电台,装备到师团之间;由当时的南京无线电厂(后来的714厂)开发七一型2W短波电台,装备到团营之间;并由天津电工二厂开发702型超短波超再生步谈机,装备到营连之间,从而构成一套战术电台系列。 [attach]5612[/attach] 图1.八一型电台分体机发讯部 ????为了使志愿军将士早日用上国产电台,712厂和714厂的科技人员在“最可爱的人”的英勇事迹感召下,克服了种种困难,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出来样机,并立马批量生产,全体职工通力合作,装配车间工人更是连续奋战36小时不下火线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并连夜将检测合格的电台装送往在车站守候的火车上开赴朝鲜前线,在抗美援朝中发挥了保障通信指挥的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通信兵使用了数以万计的电台,有从国民党军队和日军、美军缴获的,有从苏联买来的,还有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据志愿军通信官兵反映,最好用的还是国产七一电台和八一电台,凭其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的优势,备受作战部队的青睐。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就是使用这种国产七一电台,喊出了震撼人心的“向我开炮!”给几代中国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战后,彭德怀司令员专程到工厂看望全体职工,表扬他们制造的电台为抗美援朝立了大功。 ????限于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的技术水平,这些电台都是采用指型玻壳电子管。八一电台输出功率15W,还需要一个2E22大型功放玻壳电子管。整个电台包含发射机、接收机和接收用组合干电池,共重26kg,另配一部手摇发电机和鞭状天线、双馈对称振子天线等等附件,需要一个通信班的士兵来背负行军和使用。行军时只能背着电台用鞭状天线边走边接收,发射时,必须停下来,选择合适的地形地物来架设天线,并由两位士兵合力来摇发电机,供给电台所需的60W电源。严格地讲,八一型短波电台没有达到移动通信必须的“动中通”要求,即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在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而只能算是一种可搬移的通信,或称之为游牧通信。 ????1953年,第二机械工业部主管电子工业的第十局组织了抗美援朝通讯器材维修工作团,深入到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对国产战术电台进行全面维护检修。当时712厂选派了质检科长平永保、总装车间主任王祥恒和技术员李进良,714厂选派了设计科长胡经纶和技术员朱文烈,还有其他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奔赴各地部队前线,在临时搭建的草棚中打下木桩,铺上床板,拉起电线,架起从国内带去的仪器,就地成立了前线维修工作间。我们和通信战士吃住在一起,日以继夜,把附近部队一批批送来带有故障的各种战术电台全面进行检测维修,再把整旧如新的电台送还部队。这些新中国自主开发生产的战术电台,经过了三年残酷战争的考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其中有两个最为严重最为普遍的共性问题:一是所有的战术电台使用时都要寻找,要微调,就是刚开机时,虽然事先约定了通讯频率,但频率度盘不准确,必须仔细搜索,才能找到需要通信的电台讯号,建立通信联络。在通信时频率会漂移,必须手握度盘旋纽随时跟踪微调,才能保持通信联络不会中断。二是所有战术电台用了半年左右变压器会断线,起初国内将好的变压器送去更换,后来因为坏得太多了,靠国内送去维修备件已经赶不上趟了,不得不组织一批绕线女工到志愿军部队去绕变压器。 [attach]5613[/attach] 图2.八一型电台(一体机)?????????????????????????? [attach]5614[/attach] 图3.七一型电台 ????和我一道检修得通信战士曾经告诉我,在前线一但电台出了故障,限于条件,维修不了,只能冒死通过美军交通封锁线将电台送到后方修理,有些通信战士往往不是死在枪林弹雨的前线,而是在通过封锁线时惨遭美军密集炮火的杀害。我在志愿军部队检修电台时,经常眼前好象闪过士兵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