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益阳市建设志》正文(姚国文编写,2014年出版)要点
凡 例
1、本志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统记述益阳市建设的历史及现状。
2、全志采取一级平列结构,序、凡例、大事记列于志首,其余二十章、一百二十五节,依门类排列于后。
3、志书断限一般始于1949年,但部分因事而异追本溯源。下限因受编写者掌握的资料限制,一般断至2011年12月,个别章节记述到这些章节脱稿时为止。
4、本志记述范围:从地域上讲,从1949年8月至1994年3月是原县级益阳市市域范围内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1994年~2011年是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个别内容涉及益阳市区(即资阳区、赫山区和益阳高新区3个区的全部地域)。从内容上讲,是以2010年3月成立的益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职责范围为本,并由此追溯到1994年8月至2010年3月的市建设机构(包括市建设委员会、市城市建设管理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市建设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949年8月至1994年8月原益阳地区建设机构、原益阳市建设机构和益阳县建设机构有关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职责,但城市规划、城市房地产管理和2002年以后的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职责不属于本书记述的范围。
5、志书将1949~2011年的益阳市建设分成以下5个时期:1949~1965年,1965~1977年,1978~1993年,1994~2001年,2002~2011年。以年为单位分时期,便于各项建设指标数据的统计。
6、志书中的益阳市,在1994年8月以前的内容中为原县级益阳市,在1994年8月以后的内容中为地级益阳市(在志书1994年8月以后的内容中将原县级益阳市简称为原益阳市或小市)。关于城区,益阳地改市前的称益阳市城区,益阳地改市以后称益阳市中心城区。益阳地改市以前的益阳市城区一些数据包括原益阳县赫山地区。
7、本志统一使用公元纪年。建国前的记年,在公元记年后用括弧注明朝代年号。
8、志书中的“现在”、“至今”,均表示2011年年底的时间。各单位机构和人员的情况至2011年末为止,表中领导人员任职终止时间是“2011年末”或“现在”、“至今”的,说明该领导至2011年末仍在此领导岗位上。
9、本志表格用“表X-Y-Z”统一编号,X是表所在的章数,Y是表在章内所在的节数(章内前言内中表的Y为0),Z是表在节内的序数。章数、节数和序数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10、本志的城市绿地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与《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的概念来表述的。
11、本志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分为主干道、次要道路和巷道。在本书涉及的448条城市道路中,有部分巷道是市区划地名办没有发布道路名称的,本志对这些道路命名的原则是:凡是《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2020)》等城市规划文件上有命名的就采用规划文件上的命名,规划没有命名而实地有路牌或门牌标明道路名称的就用路牌或门牌标明的名称。本志中的城市道路面积是道路红线宽度与长度之积,包括道路车行道、人行道、隔离带、绿化带(绿地)等的面积在内。本志各时期城市道路总长度和总面积均不含本志所列312条巷道以外的小街小巷的长度和面积。
12、本志将城市排雨水(含雨污合流污水)下水道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这一类下水道修建在城市道路的用地范围内(一般建在人行道或道路绿化带用地内),一般是作为道路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与道路一起修建的,其功能主要是收集、下排其所在道路沿线的下水;二是各排水片排水主干道,这一类下水道有的修建在城市道路的用地范围内(如龙洲北路中心线位置的大海塘排水片排水主干道),有的不在城市道路的用地范围内(如秀峰湖排水片的排水主干道——秀峰渠),其功能主要是收集、下排其所在排水片的下水。汇水面积小的排水片只有一条排水主干道,汇水面积大的排水片有2条或2条以上排水主干道。凡城市道路都有与之配套的下水道,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数量多,下水道断面面积较小;各排水片排水主干道数量少,下水道断面面积大。修建在城市道路用地范围内的排水片排水主干道,一般同时又是与所在道路配套的下水道,但本志将这种既是排水片排水主干道又是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的下水道,列在各排水片的排水主干道之中,即本志中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数量中,不含既是排水片排水主干道又是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的下水道长度。与道路配套的下水道长度,本志是以与之配套的城市道路长度计算的,不是按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实际长度计算的。与一条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一般有两条,分别铺设在这条城市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下,另外还有雨水井与下水道连接的支管道也属于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的一部分等。所以,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的实际长度,一般是被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