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分析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工程概述 1 工程概况 顺和水电站闸前水位与马家电站发电尾水位相衔接。闸址位于两河口下游附近。闸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502.7km2、多年平均流量6.63m3/s、径流量2.09亿m3。初拟正常蓄水位1595.7m,闸前壅水高度5.7m,引水线路布置于左岸,线路长8225.533m,设计引用流量10.30m3/s。厂房位于顺和沟口上游300m处的汤珠河左岸阶地上,利用落差225m,装机容量24MW。 左闸段:地形坡度65~75o,地∠78o岩o角斜交,陡倾上游偏右岸。主要发育裂隙有三组: ① N30~45oW/NE∠10~30o,裂E/SW∠60~75o,裂E/NW∠80~90o属卸荷裂隙,裂面平整,张开宽度2~5cm,充填亚粘土及岩屑,裂面间距0.8~1.5m,延伸长度2~3m。 岩层倾向坡外,属顺向坡,边坡自然条件下稳定性较好,但边坡浅表部受裂隙的切割作用,局部可能存在松动岩块。 闸基段:该闸段长15m,河床覆盖层为河流冲积、洪积堆积层(al+plQ4),为漂卵砾石夹砂层,据推测厚度8~12m,属稍~中密结构,强~中等透水层。河床覆盖层厚度较大,适宜软基建坝。但由于覆盖层结构不均一,透水性强,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差,存在渗漏、渗漏变形和不均匀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需采取相应的加固和防渗处理措施。 右闸段:右岸为九寨沟环线公路,路面高程1602m,地形坡度30~40o,为人工堆积层(mlQ4)W/SE∠55o~和W/NE∠45~55o。103°59′~104°19′与北纬32°53′~33°13′之间,总落差2110m,平均比降30.7‰,流域面积638.9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8.43m3/s。 汤 珠 河 流 域 主 要 支 流 特 性 参 数 表 表2-1-1 序号 支流 名称 岸 别 河 道 长 度 km 河口 高程 m 总落差 m 平均比降‰ 流 域 面 积 km2 河 口 流 量 m3/s 01 草坡沟 左 16.0 1745 1495 48.7 107.0 1.46 02 勿角沟 右 23.5 1590 1410 51.6 207.6 2.74 03 顺和沟 左 12.4 1350 1050 120.9 54.8 0.723 汤珠河流域位于川西北高原东北部,毗邻青藏高原,气候2〕半湿润气候区,具有雨季分明、夏短冬长、日照充足、气温较低日差较大等高原大陆性气候共同特征。降水随海拔增高而增大;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高山多雨湿冷;河谷少雨干。按海拔高划分,大致可分为两个气候带:海1600m以下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海2500m以上属寒温带季风气候。 据九寨沟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2.6℃65%;多年平均日照数1637.5 h蒸发量1393.0m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67.3mm、降水日数140.1,最大一日降水量51.3mm;多年平均风速2.1m/s,历年最大风速13m/s,相应风向N多年平均积雪日数44天,最大积雪深度为7cm;最大冻土深为lOcm。多年平均气温12.6℃,极端最高最低气温35.8℃和-10.3℃。多年平均气温最高年份是1963年,为13.l℃;最低是1976年,为11.3℃。年内7月最热,多年平均气温22.0℃;1月最冷,多年均值为1.7℃。气温的季变化规律是夏季(7~8月)气温变化最小;冬季(12~2月)气温变化较小;冬末春初(2~4月)气温急剧上升;入秋(8~11月)以后则迅速下降。气温日较9、10月外,其均在10℃以上,以4月为最, 12.2℃。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67.3mm,最大值712.4mm(1967年);最小值366.5mm(1965年)。降水集中于5~10月,占86.3%,最多月一般在7月或8月,最少出现在12月或1月月降水量最大值为174.5mm(1978年7月)。o,局部为70~85o。汤珠河全长44km,河床平均比降31‰。本次实际界定的规划河段是以白水江双河段50年一遇洪水位为起点,溯至汤珠河马家沟口为止。实测此段河长27km,相对高差520m,平均坡降19.3‰ 。汤珠河两岸崩坡积堆积体、泥石流堆积体和冲洪积堆积物较发育。汤珠河下游,河床两岸Ⅰ级阶地发育较好,阶面高出河水面3~4m,为河流冲积堆积形成,组成物质以漂卵砾石夹砂为主。 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上统、石炭系及二叠系下统的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等碳酸盐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本区域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南缘,松潘甘孜褶皱系的东侧。规划流域处于该区域东西弧形构造带的北西部。 区域构造纲要图 受地形、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物理地质现象较发育,主要表现为岩体的风化卸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洞线局部岩体内的错动带和节理较为发育。 1、岩体的风化卸荷 区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