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中有美学——红楼美学绪论.pdf
维普资讯
2008年 9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Sep.,2008
第3期 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 NanjingNormalUniversity NO.3
《红楼梦》中有美学
《红楼美学》绪论
何永康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红楼梦》精深博大 ,气象万千 。它有吐珠纳玉 、张扬活力 的艺术空间;其禅 一般
的 “红楼 ”意象 、与鲁迅 相通 的悲剧 意识 、满含 生命哲 学 的人 物 性格 世界 、尽 揽个 性 心灵解放 史
的丰 富意蕴 ,都使它 由 “具体之学”升华为 “理想艺术 ”和 “优秀 艺术 ”的 “哲学”。 “红楼美学”
是 可 以成 立 的。
关键词 :《红楼梦》 艺术实践 美学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853(2oo8)03—018—05
先说 “红楼”。
人们把曹雪芹的 《红楼梦》简称为 “红楼”,这近似乎一种爱称。
中国人很喜爱 《红楼梦》。就说当代吧:无论是识字的、不识字的老百姓,几乎从懂事起,就知道 “天
上”曾经 “掉下来个林妹妹”,大观园里厮混着一个 “见了女儿就清爽”、脖子上挂了个 “命根子”宝玉的
宝哥哥,还有一个端庄富态、很会做人、颇能搞好关系的 “宝姑娘”……他们爱啊,哭啊,闹啊,几乎把人
们的心儿都搅碎了。我的一位长辈,将近七十岁的老太太,在 电影 《红楼梦》(越剧)开禁再播时一 口气
看了十二场,每场都哭喊得泪人儿一般 !你说,“红楼”在芸芸众生心 目中是何等地位?
政治家如何呢?毛泽东主席说:中国地大物博,人 口众多,还有一部 《红楼梦》。他老人家把 《红楼
梦》视为 “国宝”,可与中国的 “大”、中国的 “博”、中国的 “多”放在一起 ,永久地骄傲。他还说:一部 《红
楼梦》容纳得下 “二十四史”,要把 《红楼梦》当政治历史小说来读。可惜这些话没有公开发表,不能加引
号,不能注出处,但 《毛泽东选集》里多次提到曹雪芹,提到 《红楼梦》,不信到 “网”上查阅。像毛泽东这
样爱 《红楼梦》、读 《红楼梦》的政治家,不在少数。
再看学术界。《红楼梦》研究早被折腾为 “红学”,成为一门“显学”。这待遇连鲁迅先生都未能享
受,至今还没有 “鲁学”一说。听一听蒋和森对 《红楼梦》的评价吧:“《红楼梦》,这是祖国文学的纯金,
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荣和骄傲 !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 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聊‘ 记
得他还不无夸张地说:英国宁可失去女王王冠上的明珠——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我们可以说,中
国人宁可失去万里长城,也不能失去 《红楼梦》!初听难以接受,伟大的 “长城”怎能失去呢?仔细品味,
又觉得意味无穷:长城是物质的,总有一天会湮没在时间的波涛和自然的风雨之中,而 《红楼梦》却是永
收稿 日期:20o8一o7一o4
作者简介:何永康,男,1943年生,江苏海安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l8
维普资讯
远屹立在、成长在 中国人民心中的精神 “珠峰”;看到了长城,我们不由得联想到秦始皇的暴政、孟姜女
哭倒长城,而 《红楼梦》却使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庄严的死亡,以及不屈的、长青的生命之树和爱情之树
说罢 “红楼 ”,再说 “美学”。
“美学”很难缠。不少美学家为它争辩得 “几挥老拳”。许多人在它面前 “欲说还休”。一本美学教
程感叹道:“人人知道美,很少人知道美学;人人追求美,很少人追求美学。”[21(PI)这不禁使笔者对 “美
学”萌生疑问:这种绝大多数人弄不懂、不追求的 “学问”,为什么能够存在,并且顽强地保持着 自己的生
命力?
答案可能是:不论是中国经典论著中的 “有美无学”,还是西方经典论著中的 “有美有学”,“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4秋).pdf VIP
- 2025年无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申请书(模板).docx VIP
- 《新媒体营销基础》课件——新媒体营销概述.pptx VIP
- 项目计划进度管理流程图.pdf VIP
- 2024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200MWh储能电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VIP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的流程管理(6版).doc VIP
- 2015-2020年一建历年真题-水利.pdf VIP
- 平行文本在翻译中的运用.ppt VIP
- 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2025年市场展望.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