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婴幼儿急性粟粒性肺结核2例误诊分析.doc
婴幼儿急性粟粒性肺结核2例误诊分析
【关键词】 婴幼儿;粟粒性肺结核;误诊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临床并非少见,但误诊情况仍很多,为吸取教训,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现将误诊的2例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作一初步分析。
1 病例资料
例1:患儿男,4个月,因反复发热半月,咳嗽5天入院。体温39 ℃~40 ℃,发热无明显 规律 性,否认盗汗,消瘦,在外予抗炎及对症 治疗 后体温降至38 ℃左右,5天前出现阵发性干咳,伴呼吸急促,无咯血,无声嘶及喘息。既往从未进行预防接种,否认结核病接触史。查体:T 373 ℃,R 90次/min,HR 192次/min,体质量31 kg,一般情况差,精神萎靡,消瘦明显,前囟平坦,颜面,口唇苍白,口周无青紫,鼻翼扇动,三凹征(+),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192次/min,律齐、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全腹膨隆,肝于右肋下6 cm,剑突下3 cm,质软,边缘锐利,脾于左肋下3 cm,双足背浮肿,指(趾)甲苍白,肢端稍凉。入院诊断:(1)支气管肺炎并心力衰竭;(2)贫血原因待查。入院检查:血常规:CV、MCH、MCHC均降低,PLT 271×109/L。血生化:TP 50 g/L,G 24 g/L,肝酶及电解质正常,CK 23 U/L,CKMB 28 U/L,LDH 828 U/L,HBDH 966 U/L,ASO阴性,CRP<15 mg/L,结核抗体阴性,血沉40 mm/h,肥达外斐反应阴性,疟原虫阴性。PPD试验为强阳性反应,硬结直径15 mm,血培养阴性。予头孢呋辛钠抗炎及西地兰,呋噻咪等强心、利尿治疗后HR 150次/min,R 60次/min,肝回缩至右肋下3 cm,足背浮肿减轻,但仍发热,再次追问病史,患儿有开放性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同时胸片回报:双肺野可见肺尖到肺底多发斑片状模糊影,病灶相互融合,部分呈团块状。印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可能性大,修正诊断: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予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咳嗽逐渐减轻。
例2,女,2月,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体温40 ℃,呈持续高热,咳嗽为阵发性连声咳,无鸡鸣样尾声,无声嘶,喘息,无惊厥,在外抗炎 治疗 无好转。查体:T 394 ℃,R 52次/min,HR 150次/min,体质量4 kg,一般情况差,口唇无发钳,三凹征阴性,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余()。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予抗炎治疗,发热不退,入院检查,血常规:m/h,ASO阴性,TORCH阴性,血培养阴性,PPD试验:硬结直径15 mm,为强阳性反应。胸片:双侧肺野密布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考虑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再问病史,其父有开放性肺结核病史(未愈),修正诊断: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2 讨论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又称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系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而致,常是原发综合征 发展 的后果。主要见于小儿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本病起病多急剧,突起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多伴寒战、盗汗、食欲不振、咳嗽、面色苍白、气促和发热等,有些肺部可听到细湿啰音而易误诊为肺炎,有些伴肝脾肿大者易与伤寒、败血症等相混淆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临床上易误诊,本文中2例误诊,分析原因如下。对结核病尤其是急性粟粒性肺结核重视不够,对急起高热者仍只局限于诊断肺炎、败血症、伤寒等急性感染性疾病。我国是结核高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结核的发病率仍较高,部分患病群众对本病认识不足,发病后不积极治疗和治疗不规范,未采取有效地隔离措施,成为婴幼儿患结核的重要传染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减少误诊的一个重要因素。询问病史不详细,忽略了预防接种史(尤其是卡介苗接种史)和结核病接触史,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婴幼儿不会咯深部痰,痰涂片查抗酸杆菌困难,目前结核诊断仍主要依据结核病接触史、临床表现、PPD试验及胸片等进行综合判断。胸部X线摄片常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而病史尤其是结核病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仍是诊断的基础。2例患儿均是追问出结核病接触史,结合胸片及临床表现才明确诊断。因此,临床上遇 农村 患儿,尤其是发热时间较长的,应注意询问相关病史,排除结核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