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国思想研究视角的探索.doc
对中国思想研究视角的探索
(一)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东亚各国叙述自己的 历史 几乎都是以欧洲为标准的。以 中国 为例,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划分法就是有力证明。近代欧洲进入亚洲视为亚洲近代史开端的历史划分法,是东亚三国的共同特点。
在这里近代这一概念是以欧洲的时空观构成的欧洲化概念,就象众所周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市民革命、产业革命等概念,是由历史事件交织而成的 理论 化的历史概念和文化概念。况且,它又和资本主义市场占有的暴力一同涌入东亚并征服了东亚,因而东亚一向把其视为高于自己的东西。可以说,近代是以欧洲优越性为前提的、欧洲标准的历史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东亚屈服于资本主义的暴力和压力,对近代欧洲边抵抗边接受,同时又极力照近代欧洲改变自己。东亚把这种抵抗、接受、变化的过程视为自己的近代化过程。
这种以欧洲为标准的近代概念或价值观,是以资本主义席卷世界为背景的,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最近欧洲内部兴起了对近代暴力性、优越性、普遍性的反思与批判,对这一反近代的思潮东亚表示接受,就象曾经接受马克思主义一样,欧洲凭借反近代思潮再次强化了欧洲标准的近代观。
东亚对反近代或超近代观念的接受并不意味着对欧洲接受的终结,实际上是更深层次地加以接受。
(二)
考察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进程,尽管是悠闲地、缓慢地 发展 ,却大致以三百年为一个周期实现大的变化。例如,观察变化较大的十六、十七世纪,可以发现生存权和所有权意识的觉醒、君主观的变化、非朝廷立场而从民众立场出发的均田论(平均土地分配的主张)的出现、地方分权思潮的兴起等变化过程,到二十世纪初又出现各省的独立、基于地方分权而使王朝体制的土崩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国有化等大的历史变化,这是十六、十七世纪变化的延续,从中可以找出历史发展的巨大脉络。
可以说,十六、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这三百年的中国历史是王朝体制被自我否定的内部力量推向崩溃的时期。
以这三百年的中国历史变化为基准考察,我们先抛开中国近代是由于近代西欧的冲击拉开帷幕的(鸦片战争=近代开幕论)观点,可以看到十六、十七世纪以后中国在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西欧近代文明)的欺压加重了其混乱的局面(武力侵略、半殖民地化、文明的冲突),这种观点更为接近事实。
这段历史变化过程呈现两大特点:首先,它不单纯是王朝更替,而是王朝体制的崩溃,是中国二千年来王朝历史的结束。其次,这种终结不是外部力量所致,是十六、十七世纪以后的中国内部的历史动力造成的。那么这股内力将推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 政治 、国家体制呢?确实是中国两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新课题。十九世纪中叶在中国陷入最迷茫、混沌的时候,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以市场占有为目的大举入侵,虽然带来了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理论(进化论、弱肉强食),却被中国人视为优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战争同时也是西欧近代文明——异文明的侵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痛苦的选择,中国历代王朝继承下来的天的统治意识(民以食为天、均贫富、万物得所)依然被继承了下来,如清末的大同思想、孙文的包括民生主义(四亿人丰衣足食)的三民主义,以及后来的 社会 主义思潮都只是改变了形式而已。
中国虽然受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及西欧文明的不断冲击,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即使变化,传统的东西还是继承了下来,传统中国获得了再生。
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经历了王朝体制的崩溃和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上演了最为宏大的历史连续剧。
(三)
这里我想提示一下视角的 问题 。
过去把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观点,是以清朝为腐朽王朝的观点为前提的。就是说,腐朽的王朝体制受到西洋的冲击终于寿终正寝,从而开始了共和制,即欧洲式民主政治的探索,这个过程就是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这种观点显然是受到了黑格尔的“持续”、“停滞”的王朝观的 影响 。现在我们抛开近代欧洲的历史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换一个角度注视东亚文明圈,结果将会怎样呢?
中华文明圈——这里称之为东亚文明圈,其特点具有长期稳定性,这点是公认的。但是把它同伊斯兰文明圈相比较 研究 的人并不多,多数人都与欧洲文明圈相比较,相对于变化激烈的欧洲文明圈,起伏不大的东亚文明圈给人以朦胧的印象。总之,从中世纪到近代,欧洲在激烈的动荡中实现了进步与发展,相形之下中华帝国的王朝更迭象竹筒一样时断时续。那么东亚文明圈同伊斯兰文明圈比较是什么样的呢?伊斯兰文明圈从它形成之初,就不得不面临欧洲文明圈和印度文明圈的前后夹攻,它是在同相邻的平等或优越的文明圈的不断抗争中发展强大的。其领域曾西跨地中海到达伊比利亚半岛,南及非洲大陆的北部,直到二十世纪后,东部延长到印度尼西亚。可以说,整个文明圈实现了从西到东的大迁徙。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东亚文明圈有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