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范例剖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鉴赏范例剖析

 PAGE \* MERGEFORMAT 8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分)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思想?(3分) 3.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梅。(1分)作者从“梅”开花的时间和梅花的颜色、香气以及山野梅花的姿态等方面来写。(要突出时间、花香、姿态)(2分) 2.用对比的手法。(1分)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表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2分) 3.梅花。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 4.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不同环境进行对比。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四犯令 侯寘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荼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1.词的下片中,“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两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请分析其中原因。(4分) 2.试结合诗句分析本词蕴含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这两句运用了想象和拟人手法手法,以虚写实。作者推想别后的情景,以“芳草”意象写绵绵离愁,并把春天拟人化;明明是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远离去,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明明是人已远行而芳草依旧,却想象成是人走春尽。这样写用语新奇,别出心裁,意蕴深厚,耐人回味,把浓浓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 2.这首词通过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沉重的情感。“莫听《阳关》牵离绪”句点出“无语”的原因,表达深重的离愁。“拚酩酊花深处”句,“酩酊”已是大醉不已,更着一“拚”字,形象地刻画出人物因无法摆脱离愁而独对花丛拚命痛饮的狂态,透露诗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词人简介 姜夔:(1155~1221)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①此词作于除夕前五日。吴松,在吴江县,已离家不远。②禁持:摆布。 ③亚:接近。 1.请简要分析词的上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2.有人说词的下片与上片相比,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和欣悦感”,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5分) 3.词的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4.清代评家陈廷焯说:“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结合这首词的下阕来阐释陈廷焯的这种说法。(6分) 参考答案: 1.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故用一“怯”字(1分);因为满河打头风浪把船儿猛烈摆布,而词人归家的画船也发愁渡过石塘西,故用一“愁”字(1分)。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阻碍(1分)的愁苦之情(1分)。 2.同意。突兀:上片感情表达十分沉重,而下片情感却焕然一新(1分);首句写景从狂风恶浪变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变为春波迎桨(1分)。突出了归家的欣悦:词人眼中河水俨然一片春色,心中自是一片温暖(1分);次句描写离家久远的词人揣想家中门前的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1分)。结句写出了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1分)。 3.(5分)首句起兴,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2分)引出了对自己回家路途艰难的描写,(1分)作者以归雁自比,委婉地写出近乡情更怯的心理。(2分) 4.(6分)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