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的探讨.pdfVIP

内蒙古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的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的探讨

第 卷 第 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16 1 .16 .1 VO1 NO 年 月 2002 3 JOurna1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ar.2002 文章编号:1003-7578(2002)01-084-07 内蒙古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的探讨 刘钟龄 王 炜 郝敦元 梁存柱 (内蒙古大学 呼和浩特* *010021) 提要:1983-2000年对内蒙古锡林河中游的典型草原放牧退化演替变型实行封育禁牧* 并连续进行了恢复演替的动态监测 本文根据监测的数据及已经发表的论文 从生态系统 群* * ~ 落~种群 个体等层次上对退化草原的特征 退化序列 演替进程的诊断 恢复演替的轨迹与节~ ~ ~ ~ 奏性 恢复演替中的植物种群动态与植物个体变异进行了阐述 进而对退化与恢复演替的生态* * 学机理提出了基本认识 认为草原退化演替使其物质与能量流程及收支平衡失调 打破了生态: * 系统自我调控的相对稳态 下降到低一级能量固定与转化效率的系统状态是草原退化的生态* 学实质G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退化演替 恢复演替 演替机理: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948 15 4 : A 1 内蒙古草原的景观生态梯度 内蒙古草原位于亚洲大陆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半壁 是我国北方温带草原的主体部分 东起大兴安* G 岭山地 西至乌兰察布高原 跨越了中温带的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及干旱区三个气候区 在我国温带草原* * ~ G 生物群域(Bzome)之内构成了完整的气候湿润系数与景观生态结构的梯度系列G 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山地 气候的湿润度为* 0.50-0.65*在山前地带 形成丘陵与丘间盆地 谷* ~ 地相间分布的森林草原景观生态格局 发育了适应半湿润气候的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植被的地带G G 性群落类型是贝加尔针茅(Stzpa bazcalenszs)群系 在丘陵上部 以线叶菊; * (Fzlzfolz m szbz7zc m)草原群 落为主 在丘陵下部及坡麓 分布着具有丰富杂类草的羊草; * (Leym s c znenszs)草原群落 地带性土壤的G 主要类型是黑钙土G 呼伦贝尔与乌珠穆沁盆地 西至锡林河下游 东经* ( 115 30/)*气候湿润度为 0.35 0.50G 构成丘陵 漫岗与丘间洼地多层镶嵌分布的典型草原景观 是适应半干旱气候的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具有广泛代G G 表性的草原植被是大针茅(Stzpa g7andzs)群系 占据着丘陵中上部及岗地生境 在开阔的高平原上 羊* G * 草+大针茅群落是主要的地带性植被 土壤为暗栗钙土 本项研究就是针对这一草原类型的生态演替进* G 行定位监测的研究G 在阿巴嘎熔岩台上形成比较单一的生态结构 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草原占主导地位 植G G 被的优势群落是大针茅与克氏针茅(Stzpa 7ylo zz)草原 土壤地带性类型是栗钙土与淡栗钙土G G 乌兰察布高原与二连盆地 东经(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