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养殖培育稚鲎-Loxa教育网
再現活化石三棘鱟族群復育方法 報告單位:嘉義縣政府農業局報 告 人 :鄭永華 大綱 為何要進行三棘鱟? 復育方法 族群復育方法--要領及原則 嘉義布袋復育方法討論 為何要進行三棘鱟? 三棘鱟在台灣的危機 復育方法 方法一:人工養殖培育稚鱟,再放流 方法二:野外引入產卵 方法一:人工養殖培育稚鱟 成鱟的飼養 成鱟的誘引產卵 受精卵的孵化 一齡稚鱟的飼育 二齡稚鱟的飼育 人工養殖培育稚鱟―成鱟的飼養 將成鱟飼養於控溫 28 ℃的水族箱中,引入後第一週不餵食,待其適應環境後,再餵食多毛類、牡蠣、貝類、海產小魚或新鮮蝦仁。 人工養殖培育稚鱟―成鱟的誘引產卵 6 至 9 月成鱟生殖季節,配合布袋潮汐,在農曆初一、十五大潮時段,將成對的成鱟,由未鋪底砂的水族箱移至鋪有底砂的產卵槽,誘引其產卵,取得受精卵。 人工養殖培育稚鱟―受精卵的孵化 將受精卵移入孵化槽的架網上,藉溫度的調控促使鱟卵孵化(28~31℃)。 人工養殖培育稚鱟―一齡稚鱟的飼育 一齡稚鱟擁有卵黃質,不需餵食就可以發育成長。 人工養殖培育稚鱟―二齡稚鱟的飼育 自然環境中,稚鱟棲息於潮間帶底泥中。因此可在二齡稚鱟飼育槽底部鋪上一層細砂,使稚鱟可以潛於砂中。餌料方面,二齡稚鱟喜食活生物,故餵食豐年蝦、橈腳類或微腐的魚肉,並觀察稚鱟吃食與排遺情形,調整餵食時間與餌料量。 方法二:野外引入產卵 野外引入產卵流程 族群復育方法--要領及原則 配合成鱟的生殖週期: 卵成熟時期、生殖季節大潮期間 ?必須先瞭解成鱟生物及生態學 適當的棲地:成鱟產卵場和稚鱟孵育場 ?必須進行已有鱟族群棲地和復育環境的棲地研究 成鱟產卵的沙粒大小 布袋復育方法討論 復育工作前置準備 完成復育計畫書工作項目及時程 (即日起~95/3) 選定復育方法: 方法一:人工培育稚鱟再放流 方法二:野外引入產卵 成鱟養殖站選定與環境改善(即日起~95/4) 大水族缸或魚塭 蒐集有卵的成鱟至少10對以上(清明節過後~95/9) 野外引入產卵 復育地選定 野外產卵場的架設 野外引入產卵(端午節~中秋節,每月試驗一次,95/6~95/10) 受精卵監測:產卵後每1~2週監測一次,直到孵化成一齡稚鱟。(95/6~) 一齡稚鱟監測:每2週監測一次,直到脫殼至二齡稚鱟。 二齡稚鱟之後:每月監測一次。 人工培育稚鱟及放流 稚鱟人工養殖環境設置:以水族缸飼養(95/5~95/10) 稚鱟放流區域選定:考慮是否應圍區域(95/3~95/5) 放流稚鱟的來源:金門水試所或團隊自行培育? 金門水試所培育稚鱟的運送:運送時間及方法(95/6~95/10) 稚鱟放流前的培育:餌料準備、投餵及存活率紀錄(95/6~95/10) 稚鱟放流:配合潮水時間或學生教育活動等(95/6~95/10) 放流後族群監測:存活率、脫殼間隔,每月監測一次(95/6~) * * 棲地消失或破壞、食用 鱟在台灣的現況與分佈 澎湖 東衛 大倉至東衛海域 鐵線尾 3 2 1 4 5 3 1 2 6 7 通霄港 大安溪 王功港 布袋好美寮 興達港 旗津 北海岸 掘沙產卵中的成鱟 沙粒間鵝黃色的鱟卵 鱟胚第19期 臨孵化鱟胚 一齡稚鱟 二齡稚鱟 在復育區內的高潮線圍 網設置產卵區域 農曆初一、十五大漲潮 前三小時引入成鱟 觀察產卵泡 標示產卵泡位置 退潮後挖掘卵窩 計算卵數、量取卵窩深度與位置、採集底質 將心比心 從鱟的角度來看 陳章波,2002 三棘鱟 1.00~2.00 極粗砂 通霄 美洲鱟 美洲鱟 三棘鱟 三棘鱟 三棘鱟 鱟種 林柏芬,2002 0.44~1.80 中等粗砂~極粗砂 金門 Penn and Brockmann, 1994 Sekiguchi, 1988 2005年10月採集 文獻 1.00 極粗砂 0.31 中等粗砂 沙地 0.16~0.17 細砂 沙粒大小 (mm) 美國 Delaware 美國 Florida 日本 布袋 4 3 2 1 可能產卵地1,靠近好美寮 可能產卵地3,卵石地再往東 海堤 海 沙 沙 北 可能產卵地2,靠近卵石地,並面海 可能產卵地4,靠近乘船處 5x5m 高潮線 W1 25m 1-10隨機取三樣點(隨機樣碼) W2 W3 ... W4 W0 L1 L2 W(200m) L3 20m 固定標定物 L (55m) 沙洲 防風林 樣點 「鱟集中區」 潮溪 足跡的比較 中央研究院陳章波老師及 布袋三棘鱟復育團隊合影 頭胸甲寬(代表體型大小) 敬請指教 愛鱟及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