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戏剧批评中的虚实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戏剧批评中的虚实论

畫大中文學報 第九期 1997 年6 月頁 145 - 186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明清戲劇批評中的虛實論 李惠綿 虛、實二字作為儒、道的語言是屬於人生哲學的內涵。譬如〈孟子﹒盡 心} : r 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孔穎達疏就以虛、實相對義加 以解釋: r 充實善信,使之不虛,是為美人;充實善信,而善揚之,使有光 輝,是為大人。」君子品格充實飽滿且能推己及人,如日月之光,則可謂為美 德之大人。道家標舉心靈極至之境,轉而用「虛」字,如〈老子〉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J ; (莊子﹒人問世) : r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 虛,虛者,心齋也。」唯有心靈致虛守靜,才可以御至實至動,迎到萬物,因 應無窮。故儒家以「實」字指涉道德人格的涵養;道家則以「虛」字代表精神 境界的修為。虛實的哲學理念,逐漸轉用於文論,如陸機(文賦) : r 課虛無 以賣有,叩寂寞以求音J 用於詩論,如明謝棒〈四淇詩話) : r 寫景述事, 宜實而不泥乎實。有實用而實於詩者,有虛用而無實於詩也。此詩之權衡也。」 用於畫論,如清宜重光〈畫室) : r 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 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庚,有畫處多屬贅疵;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由此觀之, r 虛實」似乎成為中國文學批評中可以普遍運用的術語,也成為欣 賞、創作文學藝術的美學準則之一。在戲劇理論的領域,虛實論題也進入其 中,並隨意義層次之別而有不同的指稱,因此引發了探討的興味。 146 臺大中文學報 壹、虛實論與戲曲題材之關係 就文學體製而言,元雜劇代表中國古典戲劇發展中,最早成熟的戲劇藝 術。所謂成熟的戲劇藝術是指它同時包含故事、詩歌、音樂、舞蹈、雜技、講 唱文學、徘優妝扮、代言體、劇場等九個因素CD 其中講唱文學即是形成元雜 劇體製的主要原動力,也是戲劇由「小戲」系統進入「大戲」系統的重要因素 @。講唱文學自唐代變文以來,先後化身為宋代「說話」、「鼓子詞」、「唱 賺J 為金元「諸宮調J 為元明「詞話J 為清代「彈詞」、「鼓詞」等, 而以諸宮調與北雜劇關係最密切。以金蓋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為例,它在宮 調、曲調、尾聲格式、套數組織、音樂用韻、方言俗語方面皆被北曲沿用®, 題材上也為王實甫〈西廂記〉承襲。除了諸宮調,給雜劇作者提供最多題材 的,便是「說話」。說話盛行於兩朱,因彼此擅長之故事及表現方法之不同, 分成四家數:一日小說;二日說經、說參請,或加說譯經;三日講史;四日合 生。其中第二家數純然俗講面目,不過離開寺院,流入瓦舍而已;第四家數源 出胡樂,初唐時已傳入中國,至南宋依然流行,今無作品流傳;第一家數在說 一故事而立知結局;第三家數則敘述史事而雜以虛辭,二者並為宋代說話之大 宗@。這種經金元北方說書的潮流,到了元初雜劇勃興於北方時,成為北方雜 @ 參用曾師永義對中國古典戲劇的定義,見(中國古典戲劇的形成) ,收入〈詩歌 與戲曲〉頁八十。台北聯經出版,民國七十七年。 @ 中國古典戲劇的演進,由西漢角他「東海黃公」的萌芽,唐戲弄「踏謠娘」的成 熟,宋「雜劇」、金「院本」的發展,皆屬小戲系統,因其形製、內容短小簡 單。參同註@。 @ 參鄭驀先生(董西廂與詞及南北曲的關係) ,收入〈景午叢編〉下編頁三七四。 台北中華書局出版,民國六十一年。 @ 參葉師慶炳〈中國文學史﹒宋代話本與諸宮調〉下加頁一八一~一八三。台北學 生書局出版,民國七十六年再版。 2 明清戲劇批評中的虛實論 147 劇的題材,等到雜劇中心南移時,經南宋而流傳於南方的「說話 J 也為南方 作者提供不少材料。以賊晉叔所編〈元曲選〉為考察,有不少出自七國、兩 漠、三國、惰唐、五代等歷史故事®,這些取材於歷史故事的雜劇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