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在中小企业运用.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9000在中小企业运用

ISO9000在中小企业的运用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外资企业或外商以各种形式在中国办厂或办公司,也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带进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也是最早在外资企业应用,然后在国内大公司应用,并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现在企业是否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获得第三方评审、认证,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是否规范的标志。从企业外部来看,其好处在于:赢得客户信任,增强市场竞争力。ISO9000是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通过建立完整的以顾客中心的质量服务体系,规范服务过程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从而增强客户的信心。获得认证表明公司对客户的承诺是有保障的,而且是有监督的。特别我国加入WTO后,跟国外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并成为世界产品加工的重要区域,所有国外企业包括部分国内企业在考察合作伙伴时,第一要考察的不是自己能从对方哪里赚多少钱,而是考察该企业是否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从企业内部来看,其好处在于:   1.质量管理规范化;   2.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改进服务质量;   3.减少工作差错,提高工作效率;   4.改善内部沟通和协调部门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   5.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并具可操作的企业内部管理运作制度,包括管理和工作程序,服务和操作标准,以实现对业务活动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各类问题出现。   在我国除制造业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也已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并得到广泛应用。      一、企业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前状况      银行业大宗采购具有季度性,一般在第四季度开始大采购,不同银行之间、同行不同分行之间,对设备的型号、配置一般都不一样,这样企业生产属于按单生产的生产模型。每一个订单都要与客户进行详细的业务与技术方面的沟通,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下面是公司与客户信息在沟通方面不充分的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1为北京一家公司生产15台CDM(自动存款机),按客户样机设计生产,交货期三个月。当时的生产任务单没有注明这批产品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执行方,结果从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按企业标准检验。产品完工后,业务部通知甲方工程师来验收,甲方工程师按合同规定以样机(一台荷兰进口)为检验标准,样机在北京客户总部,只有我们设计工程师见过,再有就是检验内容没有具体的量化,全凭对方工程师理解而定,结果是多项不符合要求,需返工。最后是大部分零件重做,花将近三倍工作量才让客户收货,由于不能准时交货被罚款,公司损失很大。原因为业务部与客户签有特殊要求的技术合同,但没有及时通知生产和质量部门。   案例2业务部下单按标配为新疆工行生产5台自助服务终端,到货后开箱验收,发现读卡器不是客户所要的型号,公司急忙派人坐飞机去给客户更换。对此客户极不满意,货款拖着不给,公司蒙受损失。原因为客户要货紧,业务员只是与客户达成口头订货协议,没有签正式合同,客户提出的配置要求业务员答应后,没有及时记录下来,更没有要求客户签名确认的程序,事后又忘记了,电话通知总部按标配发货所致。   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订单多,生产比较忙的时候。出现问题的根源归纳有:   1.业务员在与客户接触签合同时,过于注重自己业绩,盲目答应客户要求;对客户的技术要求未能做到一次了解全面,往往造成生产多次返工,造成浪费。   2.业务部在签定合同时,未会同其他部门作必要的合同评审,忽略公司自身能力,盲目答应客户要求,给技术与生产部门工作带来被动。   3.对每一次沟通内容未能进行记录和总结,作书面确认,缺少对信息必要管理。   公司内缺乏信息共享的环境和平台,缺乏信息流通渠道。   4.人们往往比较重视重要和难的问题,忽视小的问题,尤其是在生产的高峰期,缺乏计划性。   以上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部门职责不清造成的。      二、企业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ISO9000标准是一系统性的标准,涉及的范围、内容广泛,就如体系所说“ISO9000族标准可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充分、深刻领会了ISO9000:2000版标准的精华,而不是片面、肤浅、僵硬套用条条框框。真正做到以标准为指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没有无用的、表面的文件或语言。在标准的试运行认证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1.当初试运行该体系的时候,我们的看法是“将简单的程序复杂化”,并且认为概念化的东西远远多于现实操作的。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很快就处理完,但按标准要求必须按不合格项处理程序写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法、效果验证和预防措施的步骤做,显得非常繁琐。由于上述原因,大家对此的积极性并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