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刑后民”司法原则的反思.pdfVIP

关于“先刑后民”司法原则的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先刑后民”司法原则的反思

专题研讨: “先刑后民”司法原则 专题研讨: “先刑后民”司法原则问题研究 【编者提示】 当前司法实践中, “刑民交叉”案件问题突出, 涉案范围广, 技术 性强, 审理难度大, 社会关注。在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各部门对“先刑后民”原则的理 解与适用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日前, 北京市委政法委法制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就 “先刑后民”原则的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本期刊发的是我院与会教 师在这次研讨会上的发言。希望这组专题研讨的文章能作为背景资料, 引起大家的 关注, 以对实现司法公正, 促进司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裨益。 关于“先刑后民”司法原则的反思 陈兴良 “先刑后民”原则始于80 年代, 作为一项司法原则, 值得探讨。我们今天对“先刑后民”问题的讨 论, 源于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那么, 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是技术性的问题? 还是原则本身 的问题? 这是需要加以思考的。 我个人认为, 作为一项原则, 应有 95% 以上的人先要遵守, 否则我们就要对这项原则进行反思。 目前, 就个人而言, 我对“先刑后民”原则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 1. “先刑后民”体现了公权优先的价值观念, 与现代法治理念不符。在司法实践中, 出现刑事、民事 竞合, 是刑事优先还是民事优先? 当事人应当享有程序上的选择权, 这是私权。在司法实践中, 当出现 刑、民竞合时, 应坚持私权优先的原则, 刑事优先的原则剥夺了当事人的选择权。在审判实践中, 刑、民 介入不同。刑事介入较深, 民事介入较浅。确定“先刑”的背景是要打击经济犯罪, 但当事人权利受到 侵害时, 法律的根本目的是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并且实践中: 经济犯罪的罪与非罪界限有时难以 ( ) 划清, 因此应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 如知识产权案, 商业秘密案等 , 作为公权利要尊重私权利, “先刑 后民”原则体现了公权张扬、私权压抑, 不符合现代司法理念。 2. “先刑后民”的前提在于刑民能够区分, 在这种情况下, 法律事实清楚, 犯罪事实清楚, “先刑”没 有问题, 如果刑民难以区分, 则“先刑后民”不具有可行性。因为当刑民混同, 难以分清责任时, 由谁说, 凭什么说“先刑后民”? 如果民事案件的法官认为是刑案, 实施移交, 则侵犯了公安机关的立案权。同 ( ) ( ) 时, 在刑民难以区分的情况下, “先刑后民”存在以下弊端: 1 为地方保护主义大开方便之门; 2 为司 法机关干预经济纠纷提供了理由; (3) 为某些人恶意利用国家司法资源提供了理论根据, 用以实现个 人不正当利益。 3. “先刑后民”容易侵犯当事人权利。在审判实践中, 承担刑事责任, 一定承担民事责任; 而承担民 事责任, 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先刑后民”, 动不动抓人, 会出现司法腐败, 对保护当事人不公。因此, “先刑后民”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权利, “先刑后民”为逃避承担民事责任提供了理由。 综上, 我个人认为不宜采用“先刑后民”原则。在当前司法实践中, 当遇到刑民竞合的情况下, 刑民 可分的, 可以先刑后民; 刑民难以区分时, 应当反过来“先民后刑”。当然, 在刑民各不影响的情况下, 边 刑边民、刑民并举也是可以的。总之, “先刑后民”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应予否定。 ( ) 陈兴良: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我院兼职教授。 16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4 年第 2 期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总第 38 期   胡建生  “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