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征信国家失信惩罚机制建设对中国的启示.doc
征信国家失信惩罚机制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摘 要:失信惩罚机制建设是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 中国 失信惩罚机制建设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重点在信用 法律 体系、政府监管力度、征信机构作用发挥、 社会 信用文化培育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使失信惩罚机制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和 影响 力,以尽快遏制当前严重的信用危机。
关键词:失信惩罚机制;征信;信用文化;征信国家
Abstract:Punishme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 for losing credit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guarantee of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 country. Chinas punishme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 for losing credit may lear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dvanced countries, consolidate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aspects of credit and la, governmental supervision, credit mechanism implementation, social credit culture cultivation and so on to make punishment mechanism for losing credit have deterrent force and influencing force and to prevent the current crisis of credit-losing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ent mechanism for losing credit; credit; credit culture; credit country
所谓征信国家是指那些市场信用交易健康增长和信用管理运转良好的国家。到 目前 为止,堪称征信国家的主要是美、英、德、法等欧美国家,其中又以美国为典范。美国在信用法律体系建设、信用行业管理、信用意识 教育 普及等方面都相当的完备,信用意识已深入人心。难怪有美国人曾经戏言,“宁愿抢劫银行,也不愿自己有失信的记录”。一个征信国家失信惩罚机制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反观中国的信用状况: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银行呆坏帐、虚假报告、虚假数据等无一不与失信行为有直接联系。深入 分析 ,可以发现这些失信者之所以不怕失信,源于失信本身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工作、生活的不便,也没有使他们付出昂贵的失信代价,相反,还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收益。在进行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后,选择失信 自然 是“明智之举”。由此,我们认为,中国信用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失信惩罚机制建设,并使其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和影响力,才有可能尽快遏制目前的信用危机。
征信国家在失信惩罚机制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给中国的失信惩罚机制建设提供了以下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建设完备的信用法律体系
市场 经济 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法律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法律环境的配合,已成为建设中国信用制度的一大障碍。目前,中国法律体系中,虽在一些法律法规中散见一些信用方面的规定,如《民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并没有形成一套有关信用交易、信用管理的法律体系。现有法律对契约关系的维护、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够,对失信行为惩处力度不够,信用机制缺少保障。当失信行为发生后,往往很难找到准确的法律依据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罚。
综观征信国家的失信惩罚机制建设,多以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美国在20世纪60~80年代,在信用管理立法方面集中制定了《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消费者个人对资信报告的权利并规范了资信调查机构对信用报告的传播)、《平等信用机会法》(规定不得因种族、宗教信仰、年龄、性别等因素作出歧视性授信决定)、《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规范追账机构对非工商 企业 的自然债务人的追账实践)、《诚实租借法》(规定一切信用交易条款都必须向消费者公开,使其充分了解 内容 和效果,并可与其它信用条款比较)、《公平结账法》(保护消费者,反对信用卡公司和其它任何开放终端信用交易的授信方在事前提供给消费者以不精确的解释和不公平的信用条款)和与银行有关的《信用卡发行法》(禁止信用卡机构不经本人许可即发卡以及规定了信用卡盗失所产生损失的最多负担额等)、《 电子 资金转账法》(规定对通过电子转账的收据、通知、定期对账、公开信息等的要求,给受款人进行安全保障,并包括惩罚条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