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疲劳性能的测定》-讨论稿.doc-.doc

行业标准《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疲劳性能的测定》-讨论稿.doc-.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业标准《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疲劳性能的测定》-讨论稿.doc-.doc

YS DAIT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 疲劳性能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75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力控制方法 GB/T 16825.1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 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 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 GB/T 22066 静力单轴试验机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评定 YS/T 1133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3075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原理 GB/T 3075中的原理适用于本文件。 5 试样 5.1 试样形状和尺寸 5.1.1板或片状试样的形状和尺寸见图1和表1的规定。 说明: a —— 板或片状试样的厚度;—— 平行长度的宽度; W—— 夹持端宽度; L0—— 原始标距; Lc—— 平行长度; Lt—— 试样总长度; r —— 过渡弧半径; S—— 平行长度的横截面积。 L0 Lc Lt r 8 16 ≥15 ≥20 ≥80 ≥20 10 20 ≥20 ≥25 ≥100 12 24 ≥25 ≥30 ≥100 15 30 ≥25 ≥35 ≥100 20 30 ≥40 ≥60 ≥100 注:仲裁试样Lc = L0 +2b 5.1.2直径≤20mm的管状试样的形状和尺寸见图2和表2的规定。 说明: D —— 管外径; —— 管壁厚度; L0 ——; Lt —— 图2 管状试样 表2 管状试样尺寸 单位为毫米 L0 Lt ≥20 ≥L0 +D/2 注:仲裁试样Lc = L0 +2D 5.1.3直径>20mm的管状试样采用纵向弧形试样,其形状和尺寸见图3和表3的规定。 说明: D —— 管外径; —— 平行长度的宽度;—— 管壁厚度; W ——端宽度; L0—— 原始标距; Lc —— ; Lt —— 总长度; r —— 过渡弧半径; S —— 平行长度的横截面积。 图3 纵向弧形试样 表3 纵向弧形试样尺寸 单位为毫米 D b a W L0 Lc Lt r 20~50 10 管壁厚 20 ≥20 ≥25 ≥100 ≥20 >50 20 40 ≥30 ≥40 ≥180 注:仲裁试样Lc = L0 +2 5.2 试样取样 5.2.1对力学性能表现各向异性的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即在面内和厚度方向受力表现出不同的力学行为),须标注受力方向。一般x和y为面内方向,z为厚度方向。 5.2.2采用机加工取样,应保证机加工过程中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不变形、孔隙不被污染。 6 试验设备 6.1 试验机 用于疲劳试验的试验机,能够满足静态加载条件,试验机应有足够的刚性,在其压力负荷范围内,不产生失稳。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应按照GB/T 16825.1进行校准,其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计算机控制疲劳试验机应满足GB/T 22066的规定。 6.2 夹具 选用适宜的试样夹紧装置。通常采用楔型夹头、套环夹头等传递试验机对试样施加的负荷。试样的轴线应与试验机夹头中心重合。 7 试验程序 7.1 试样清洗 用丙酮或其他合适的溶剂,清洗试样上沾的油脂和污物并干燥。 7.2 试样尺寸测量 采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 7.3 拉伸试验 7.3.1 按照YS/T 1133的规定测试试样的抗拉强度。然后在低于抗拉强度值下选取不同的应力值(不少于5个),测试不同的应力值下的循环次数。每个应力值至少测试三个样,取平均值。 7.3.2疲劳试验的参数可根据试样材质、工况使用条件、试验目的和试验机特点来确定,但需要保证所测性能的准确性。有关技术条件或双方协议应明确规定:应力比R、频率以及试验中未失效试样终止试验时的循环次数N等。 7.3.3若无特殊要求,应力比R约为0.1~0.5,频率范围约为1Hz~50Hz,试验中未失效试样终止试验时的循环次数为107。 7.3.4 测试试样温度为10℃~35℃。 7.4数据处理与输出 试验结束后,采用相应的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绘制相应的S-N曲线。 8 性能结果计算 8.1疲劳强度σN 在规定应力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