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才兼文武–略伦杨文骢
才兼文武、品客正邪
—贵阳奇才杨文骢略论
戈佳伟
摘要:杨文骢是晚明动乱年代的杰出人物,其在绘画、诗歌等方面均有杰出才能,在晚明覆灭之际殉国抗清,是忠义坚贞的爱国志士。但由于其与马士英的姻亲关系常招致不公正的评价,仔细翻看杨文骢的一生,会发现其是一位文武兼备而且赤诚爱国的名仕。
关键字:杨文骢;才兼文武;品客正邪
中国古代传统文人士大夫的追求究竟是什么?是《大学》中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是渴求金榜题名,注重对功名的追求?还是要学富五车,著书立说,而著作等身?我转念想越过时代,古代人与我们一样曾实实在在的生活过,从认识世界到了解世界而后想要改变世界亦一样。方式和想法各有不同。而杨文骢也会走上了这条从认识到了解再到想寻求突破改变的道路。杨文骢在政治追求上一直偏向复社与东林党。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或许能从中反映出他的一些想法和思考。而往后在这条路上杨文骢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和历史,挥洒才情与侠气到最后以身殉国。
杨文骢生于公元1596年,卒于公元1646年,字龙友,号山子,祖籍江西吉安,明洪武间,先世杨德以军功调守贵州,从此世居贵阳,遂为贵州贵阳人。他家世不错,是贵阳有名的宦官家庭,父亲杨师孔,万历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右参政。杨文骢自幼聪明颖慧,长大学文习武,诗文书画,无不通晓;又能挽弓击剑,身手不凡。在他五十一年的人生经历中,多个方面取得令人景仰的成就。诗歌创作是晚明重要的作家,《洵美堂诗集》九卷,存诗462首。莫友芝《黔诗纪略》中,收杨文骢诗歌325首,分为三卷。而现存作品多为38岁以后所写,早年诗歌基本无存。书画创作,杨文骢是晚明大家,深受吴门画派的影响,山水有骨力而疏犷,行草融柔媚遒劲于一炉。而其人格精神,客观评价,是忠义坚贞,具有儒士的骨气、将士的豪气、文人的情趣。杨文骢及其儿子杨鼎卿在明清易代之际的表现,体现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忠贞而凌然的爱国气节,是其品格和人格的重要体现。但由于亦曾留踪迹于秦淮河畔,不过才子向来爱佳人,而且有马士英这么个大舅子,而马士英又与阉党的阮大铖沆瀣一甲申事变之后,南京一些明朝臣子,拥立流亡福王朱由崧为皇帝,年号弘光,建立临时政权,史称南明弘光小王朝。在南京闲居常与江浙名士交游,参与富有正义感的文人社团组织“复社”的活动。与“复社”领袖人物张溥、吴次尾、陈贞慧、侯方域等人过从较密,书画往来,诗酒唱和;对清兵入侵、掠夺、杀戮,扼腕叹息,同仇敌忾。在以马士英、阮大铖一伙奸党逞凶作恶的时候,与“复社”士子一起,伸张正义,维护忠良。尽管他与马士英是连襟姻娅,为此也受到不少攻击,但他与马士英等并未沆瀣一气。
1645)春,杨文骢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常、镇一带巡抚,督沿海诸军,奔驰于南京、镇江、常州、苏州、松江一线,经营长江防线。但由于只是监军、巡抚,没有实际的军事指挥权,连自己的人生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马士英从自己掌控的部队中调出一营黔兵归杨文骢指挥,大约有六百人,这就是杨文骢抗清的最早军事力量。而杨文骢的豪情,好友方文、万寿祺等极为惊叹。万寿祺有诗曰“瞳瞳晓日肃旌旗,花柳春江驻水师。司马洛中看出处,夷吾江左恃安危”85。万寿祺对杨文骢的驻防和军事才能极为服膺,在南京的一些复社朋友,听说杨文骢在京口金山防守得力,也以犒军的名义纷纷集结来到金山,与杨文骢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诗歌相互勉励,以诗歌鼓舞斗志,以诗歌赞颂杨文骢的军事才能,也以诗歌期望文骢的胜利。杨文骢是诗人,在国难当头之际,他又成了将军。他具有儒将的风姿,武将的果敢,诗人的豪迈。即便戎马倥偬,不改从容淡定。万寿祺《京口社集》组诗,记载了这段豪情生活。
扬州沦陷之后,镇江就暴露在清军面前,直接承受清兵的正面进攻。每天用船发向南岸,在没有望远镜的时候,很难判断真伪。于是,炮声齐发,将之击沉。所以,清兵看到镇江的严密防守,采取了虚实变幻的战术。在经过多天的佯攻之后,于五月初九黎明时分,清军悄悄渡过长江,到达焦山。大雾迷漫,江水茫茫,尽管明军在杨文骢的指挥下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但郑鸿逵、郑彩的水师沿江东逃入海,杨文骢的部队寡不敌众,难以支撑,只得且战且退。经过常州到达苏州,将士都很疲惫,只得在苏州暂住一夜。杨文骢驻扎在阊门外,得知降清的黄家鼒、黄家谟等代表清朝到苏州接受士民的归顺,“忽二十九日清晨,有常镇监军杨文骢与都司朱国臣共谋,令营兵进见黄安抚谢赏,出其不意,执黄家鼒、黄家谟、吴参将并随从二十一人,绑去葑门外,俱斩首剖腹,亲随二人亦斩”[]206,对顺利南下的清政权当头一棒。二天后,杨文骢召集乡绅兵民在府学明伦堂协商守城事宜,而苏州既无兵力,也乏武器,更无斗志。无奈之下,杨文骢于次日打开府库,将库银分发给留守苏州的少量士兵,遣其还乡。愿意跟随的,则一起南撤。其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