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何要学文言文2
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奠定了我们民族的语汇系统,直到今天,部分文言词汇依然活在我们的语言之中。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语言,有助于恰当地使用。
汉语在语言史上应该是个奇迹,经历了几千年,它的语汇系统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稳定性依然是他的显著特征。今天,我们虽然很少用“钟鸣鼎食”这个词,但是我们却常常使用“人声鼎沸”和“鼎力相助”。“鼎”这种器物虽然消失已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沉淀了下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应该会用这个词语。如果他不知道“鼎”为何物,他肯定不会准确理解“人声鼎沸”这个词语,当然也就谈不上恰当使用了。另外,我们经常使用“切中肯綮”这个词语,许多人只知道“肯綮”是“要害、关键”之意,但却未必知道这不是这个词语的本意,而是它的比喻义。如果读了《庄子·养生主》就会知道“肯綮”原来指的是“筋骨交结的地方”,是杀牛的时候不容易分解的地方。这样,我们在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就会斟酌它的分量,不会乱用了。
再比如下面一句话:“笔墨纸砚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乍一看,这个句子规整凝练,用词精美,值得赞叹。其实不然。 “甚嚣尘上”这个词的本意是指军队乱乱哄哄,喧哗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后以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多含贬义。
再看一看:逃之夭夭、高山景行、信誓旦旦、宜室宜家、窈窕淑女、忧心忡忡、温故知新、箪食瓢饮、仁者爱人、任重道远、知其不可而为之、丧家之犬、杀鸡焉用牛刀、游刃有余、一鸣惊人、熙熙攘攘、自相矛盾、王顾左右而言他……这些美妙的词汇都是从古代汉语而来,如果你读过了相应的典故,那么看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出现在你的脑海里的将不再是抽象的意义,而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表达将不再是一种痛苦,而将成为美妙的享受!
再者,语汇有科学意义和联想意义。科学意义是显性的固定的,联想意义是隐含的临时的。林庚在《说“木叶”》一文中所探讨的问题十分值得深思。从屈原的“洞庭波兮木叶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和“叶”的科学意义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然而诗人没有用“落叶”“枯叶”“黄叶”等词语,却在诸多的词语组合中拣选了“木叶”和“落木”来构成自己的作品,就是看中了他们所附带的联想意义。“杨柳岸,晓风残月”谁能说这仅仅是科学意义的堆砌?由于有了联想意义,语言运用才从工具走向了艺术。联想意义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它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诗人对语言表达功能的艺术拓荒。我们读那些经典的文言作品,就能感受到,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雕琢,汉语的世界如此精美迷人。这些联想意义的不断沉淀,便形成了缤纷多彩意蕴深长的意象:说到梅花,就想到清高幽独;说到月,就产生思念;说到杨柳,就会感伤别离……这些意象已经凝结为文化的因子,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这大概才是中国人异于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本质特征吧!读一读现代散文的名篇吧:《荷塘月色》荷香月色水乳交融,古雅而幽静;《故都的秋》悲秋念国深入骨髓,苍凉而深沉……哪一篇不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准确传承?
再次,古代汉语在历史流变中,它的语音之美被逐步发掘,使得语言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的形式做到了高度和谐。纵观古代汉语的发展,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从骚体诗到汉赋,从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每次对语言形式的探索都促进了汉语的巨大飞跃。平仄、对偶、押韵等修辞手段的完善,句式的长短错落搭配,促使散文和韵文完美结合。流传的散文名篇中,《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赤壁赋》这样的极品,就是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完美结合。拿到《滕王阁序》,我们就有大声朗读的欲望,因为,不大声朗读,不足以表现作品的感情、不足以表现我们对文辞和作者的赞叹。“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明星莹莹,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不知其所之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多么巧妙地利用了汉语音节的特点!这种对汉语音节的深刻认识和利用现代汉语目前尚难以望其项背。
对联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从古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联充分发挥了汉语的音节声韵之美,讲求对仗,讲求意境。对联直到现在还没有消失,但已经处在式微之态。春节时候,家家户户依然挂春联,结婚贴喜联,丧事悬挽联。但不是内容陈旧,就是肤浅直白,毫无韵味可言。现在商家又兴起了春节赠送对联的活动,往往会发现一个小区的许多人家都贴相同的对联:“迎新春快乐祥和 ,庆佳节顺意平安。”这样的结果是,对联越来越符号化,它所承载的文化因素会越来越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港实验学校清明节活动方案.doc
- 东营村计生专干工作总结.docx
- 东阳市红木家具买卖合同.doc
- 东莞老板无奈招50岁女工扫黄难解用工荒.doc
- 丝袜花娃娃制作说明.doc
-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doc
- 两步路圈子常见问题.doc
- 两点间距离距离公式应用.doc
- 两舱服务室个人竞聘考核方案.doc
- 两部委联手万亿投资水利建设节水存商机.doc
- 2025年甘肃省合作市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必考题.docx
- 山东省章丘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必考题.docx
-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docx
-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docx
- 2025年怎么写投资报告范文.docx
- 2025年湖南省沅江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强化训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同江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最新.docx
- 2025年贵州省都匀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最新.docx
- 2025年新疆重点项目-5万吨差别化腈纶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温泉特色小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