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词语看民族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词语看民族文化

从词语看民族文化 说到语言,必然要提到文化,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在《语言和文化》一书中概括了从语言看文化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推溯文化的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等。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料,也就是说词语负载了语言中表达意义的主要功能。从词语的来源、构造、意义引申等方面都可以寻找到民族文化的信息。 从语言的来源可以追寻到民族文化的踪迹。如英语的feel和法语的fier等与金钱有关的词,在按词源上都与牲畜有关,由此可以了解到欧洲古代曾以牲畜作为商品交换的手段,汉语中的例子更是多得数不胜数,与财物有关的词都从“贝”,可证明中国古代曾以贝壳作为钱使用,汉语词语中黄色往往表示与帝王有关,而白色则与平民有关,如“白丁、白衣”,这就反映了古代的服饰文化,从词语的来源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痕迹。“人伦”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中有“圣人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说法。段玉裁《说文解字》中说,“伦、论”都以“仑”会意,这个词本来就有次第、条理的意思.,《广雅疏证》等著作还认为,由于“仑”有分析、次序、条理的意思,因而来源于它的“伦”在表示人与人的关系上也就有等第次序的意义。从伦这个词的来源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中“等级次序”这样一种基本精神。 从词语的意义引申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发展。汉语“钟”在古代是祭祀或宴享时的乐器的名称,《诗经》就有“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记载,后来寺庙中的钟不再是专门的乐器,也起报时的作用,因此这个词后来才发展出了作为计时工具的意思。汉语中几乎每个数字都有特定的内涵,“一”被汉民族认为是万物之祖,万物之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人的心理追求十全十美,因此视“十”为完整、圆满、吉祥的象征,凡事偏爱以十为标准数量,如“十大、十佳”等。甲骨文就有了十进位制的计数方式,这大概也是中华民族崇尚“十”的一个源头。 借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语言中借入的,因此语言的借用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以汉语为例,随着汉代开辟了西域交通,汉语从西域诸国借入了“葡萄、石榴、菠萝、狮子、骆驼、玻璃、琵琶”等一批词;汉代以后又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翻译,从梵语借入了“佛、菩萨、罗汉、阎罗、夜叉、魔、和尚、僧、尼、塔”等一大批词;元代时又从蒙古语借入“胡同、站、蘑菇”等词。从介词的历史层次,就可以考察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可以了解伴随着社会接触而带来的语言间相互接触的历程。 社会在发展变化,民族的文化意识也在发展变化,这些也无不表现在语言文字中。当代社会文化的每一个变化都在语言文字中留下印记,汉语博大精神,我们只有努力学好本民族的文化,才不会在外来文化的入侵中迷失自我。 文学院1002班 2010101010229 陈思远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