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文化的两副面孔与高校美育.doc
大众文化的两副面孔与高校美育
摘要:大众文化以其感性的关怀与广泛的大众参与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审美,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大众文化消解政治意识形态,张扬审美感性,突出大众参与,另一方面,大众文化过度追求感性享乐,造成价值判断的混乱,使审美趣味滑向低俗。为此,高校美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的两副面孔,加强大学生闲暇生活指导,培养健康的审美格调,拓宽审美领域,努力构建高层次的大众文化,做到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大众文化;积极意义;消极影响;高校美育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大众文化是现代商品社会产生的,以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感性的关怀与广泛的大众参与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审美。审美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明显的扩大和延伸,审美活动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审美文化的多元格局已经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大众文化呈现出鲜明的两副面孔。与此同时,随着大众文化广泛进入高等院校,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趣味等也发生一些变化。因此,观照大众文化的多重性,揭示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健康、丰富的审美活动,使高校美育适应并积极应对社会的大众文化环境,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
1.消解政治意识形态,肯定人的价值
当代大众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个性,充分肯定人自身的价值,在中国特定的转型时期,客观上消解了以往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政治文化模式,使审美向人回归。因为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遣性、娱乐性的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它不像精英文化那样以直接的、严肃的批判姿态出现,而且它的率真自然、生动活泼、自娱自乐的形式具有较少的意识形态色彩,本身就是对以往审美活动把意识形态性放在首位的消解,在某种意义上恰好成为大众表达对过去政治化、公式化的不满和反叛。19世纪80年代港台歌曲、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和电视剧之所以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就在于它表现了人们对世俗生活情调的需求、理想浪漫爱情的向往和惩恶扬善的愿望,这是民众对长期阶级斗争扩大化形成的意识形态的疏离和拒斥。大众文化从过去文艺作为政治的宣传工具变成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载体转变为怡情悦性自身,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解构。人们“通过抛弃所有东西,甚至包括对美的崇敬,以从神话力量中把自己解脱出来……人不再臣服于幻象之下”,从而真正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使得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接受文化的各种形式。不仅如此,大众文化产品复制性的批量生产和销售,覆盖了大众的文化阅读空间,客观上打破了政治文化的一元格局,使得原先的一元文化地盘缩小,影响力大大减少。审美和艺术的意识形态淡化,是商品经济介入当代大众文化的必然结果。
2.张扬审美感性,突出大众参与
大众文化满足了公众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愉悦或消遣娱乐,淡化、削弱传统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使文化和审美活动复归其本来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排斥文艺的感性,如孔子提出:“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强调以礼来束缚人的感性欲望。文艺应该注重理性和感性的和谐统一。传统文艺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重理性而轻感性,重教化而轻娱乐,导致人格需求的一种空缺。毕竟,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以愉悦感官、刺激情绪为目的的通俗文化,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为提升人格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审美教育就是感性教育。鲍姆嘉通把美学定义为感性学,美就是感性层面的价值认定。而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通过对人的感性能力的陶冶与培养,形成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一种审美态度。社会大众的日常文化活动,是审美教育的形式之一,审美愉悦是生命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一种情感体验。大众文化的这种追求娱乐性、休闲化倾向,使得人的感性得到解放,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上,上层贵族、文人雅士、官僚士大夫是享受精英文化的主体。普通大众虽然也有民歌、民谣之类的民间文化,如劳动号子、农谚、民间故事……,生动鲜活、丰富多姿,喜闻乐见,但同时也存在低俗、粗野、肤浅。相比之下,大众文化通过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广泛传播,其受众人群不仅比精英文化面广量大,而且也比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大得多。无论是电影、电视剧、通俗小说,还是网络文学,文化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参与性,成为一种新的平民文化。大众文化改变了原有的文化资源分配方式,创建了适应社会上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等级的文化消费空间和消费方式,使大众具有对文学艺术的选择权,可以自由快捷地获得自己喜爱的文化产品,这表现了社会大众对自身文化利益的肯定,彰显了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鼓浪屿的老别墅雕刻时光.doc
- 在CSR下探讨公关伦理.doc
- 地上权的演变.doc
- 地下室墙柱模板工程的设计与安装.doc
- 地下室工程基坑围护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doc
- 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环形置管法42例临床观察.doc
- 外伤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doc
- 外伤性脑梗死诊治现状及进展.doc
- 外公的单丛茶.doc
- 外出采风写生课程之门槛.doc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最近下载
- 佳能 G1000 1500 1800 2000 2800 3000 3800 维修手册.pdf VIP
- 2025贵州七星关区洪山街道中心校(毕节四小)教师“跨校竞聘”工作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碧阳街道中心校(毕节二十二小)教师“跨校竞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中心校(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五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肾性贫血治疗现状及特征(罗沙司他).pptx VIP
-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ppt VIP
- 王文娟首演版越剧《孟丽君》剧本.doc VIP
- 小学教研讲座专题:如何教语文.ppt VIP
- 某物流园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