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真放在精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始知真放在精微.doc

始知真放在精微    (注:作者简介:潘强(1958― ),男,汉,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教育。)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摘 要: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以笔墨精妙,形态生动,奇趣横生,画中有诗,诗中有禅,领袖画坛三百年,释道兼修,参悟本性,以平和恬淡的心境返朴归真,表现自然的生机与大美。书画作品高古,超迈,神化奇横,千古一人。   关键词:笔墨精粹;意象造型;形态生动;中国画;艺术创作;八大山人   中图分类号:J203文献标识码:A      The Relationship of Unrestraint and Subtlety   -the Life of Zhu Da’s Painting   PAN Qiang      中国写意画,经历五代徐熙,宋之石恪、梁楷、牧?G,至明代的陈淳、徐谓,大写意绘画则臻成熟。清代朱耷以旷世之才,精粹的笔墨,生动的造型,领袖群伦三百多年,现代中国画四大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其中三位花鸟画大师,无不膺服朱耷在书画创作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中汲取笔墨精神与审美意趣,其超越时空的艺术活力仍将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八大山人心路历程的研究,对中国画的审美底蕴以及创新有着明鉴的作用。      一、避乱世――释道生涯      八大山人(1624-1705),明宗室,自幼聪慧,八岁能诗,十一岁能诗画,祖父、父亲皆能书画,对年幼的八大山人早期的教育启蒙,以及天性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明末清初六十年,正是社会战乱不已,生活动荡之秋,1644年,清兵入关,明朝覆亡朱耷年仅十九岁,昔日王孙,结束了贵胄生活,成为无根的浮萍,为避灾祸,躲进山谷,凄苦惶惶,国破家亡给十九岁的朱耷带来心灵的震懔,与肉体的磨难可想而知。   复明无望,5年的避难生活,已是“满目江山非吾土”,面对流离失所物是人非的境况,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避世。1648年,清顺治五年,朱耷削发为僧,号称雪个。清代另外三位僧人画家,石涛、髡残、渐江,后两位在投身反清斗争失败后,在改朝换代动荡之秋,他们都选择了削发为僧的道路。   八大山人在顺治十年(1653年),他又正式在奉新耕香院耕庵老人那里“正法”(传授佛法),此地环境优美,地方僻静,自古是高士隐居之地,距新建县西四十里的西山洪崖,自云:“一衲无余遍大千,饥餐渴饮学忘年”,佛事之余,奋事书画,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大山人结束了他十三年的僧侣生活。   回到南昌,在距城南十五里的地方,买了一块地,花了六、七年时间建筑一所道院,名为“青云圃”,自己做道院的主持,自云:“直须性习兼禅道”,由此可见由僧而道,更符合此时朱耷的性情,此地也是历史上的名胜之地,八大对所居环境的选择,极富文人审美意趣。寻一处清净之地,在自然的环抱里慰藉孤独的心灵。此地离城也近,便于获取信息与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从他1677年作品《梅花图》(之三)的题梅诗中,则可见他借物咏怀的心境与个性:“三十年来处士家,酒旗风里一枝斜,断桥荒藓无人问,颜色于今似杏花”??①。      清代黄璧画过一张朱耷的画像,可知朱耷,面目清瘦,神清气朗,平淡随和之中,蕴藏着孤傲、淡泊、冷峻,不事权贵倔强个性。关于朱耷佯疯之说,出自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朝为了笼络汉族士大夫,开博学鸿词科,搜罗全国有名的文人,朱耷被临川知县“延请”他为清廷服务,在公馆勉强住了一年多,终于发了狂病,独自跑出公馆”,被其侄领回家。有时清官吏逼他去作画三、四天不放他回来,他高傲不屈疯疯颠颠,哭笑无常,遗失公堂,弄得清官吏无可奈何,仍得不到书画。      朱耷的朋友陈鼎为他作传,记述他焦灼忧虑的状态“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则??x跃,叫号大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上”??②。看来酒能治颠,耐人寻味,这也许是放浪形骸,以求自保的过人之处,也许是极度的悲伤不能作理性控制,生理失调的精神失常,癫狂之后复归平静,常书“哑”字于门,默默不与人语,总之不与清廷合作。朱耷对逆附清廷、侍奉二主倔躬为奴的官员是及其卑视的,他在一六九零年作品《孔雀竹石图》中题诗暗讽,“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孔雀画得丑陋呆头,三尾暗喻清三眼花翎的官员,三耳,三耳者多一耳,专听谄媚之辞,可谓对清官吏辛辣、痛快的讽刺。朱耷与普通市民或贫士相处,清和随意,常常一起喝酒,酒后往往即兴挥笔,作画相赠,小和尚强要他的画,也有求必应,权贵求画,送他金银财物,也不可得。可见八大个性上的奇倔,石涛赞他:“金枝玉叶老遗民”一点不为过。“1687年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