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1年地理学科能力测验试卷.docdoc-龙腾文化
101年度科試卷
______年 ______班 學號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總 分
( )1.某企業於1972年在臺灣設廠,並成立研發部門。1992 年以後, 陸續在江蘇(1992)、上海
(1994)、荷蘭(1996)和四川(2004)設廠。江蘇、上海和四川廠的產品,多在該地銷售或
外銷東南亞;荷蘭廠和臺灣廠的產品,多在歐洲銷售。下列哪個概念最足以說明該企業在各
地設廠的過程?
(A)工業慣性 (B)區位擴散 (C)區位聚集 (D)空間移轉
( )2.臺灣曾文溪出海口附近,每年9 月底有許多黑面琵鷺從北方陸續飛來,在潟湖區過冬覓食,
次年3月再陸續飛返北方。某同學觀察黑面琵鷺的生態習性,並結合國內、外觀察紀錄,在
無電腦製圖工具協助下,欲繪製黑面琵鷺年中遷徙路線圖。下列哪項地理科的學習成就, 最
有助於該同學完成遷徙路線圖?
(A)了解地圖的座標系統
(B)認識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圖例
(C)利用等高線判斷各種地形的技能
(D)區分空間資料和屬性資料的差異
( )3.圖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布的1950~2004 年間四個時期,全球總貿易額和總生產值的
平均年增加率圖。下列何者最能用來解讀圖所顯示的資訊?
(A)全球分工盛行,使區域間相互依賴增強
(B)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導致工業區位移轉
(C)工業區老化,引起區域經濟結構再調整
(D)新興資本市場興起,跨國社會空間出現
4~5為題組
◎馬利、尼日、查德、塞內加爾和布吉納法索等非洲國家,以經濟作物的出口為主要外匯來源。長期
以來,經濟作物出口價格變動不大,但是進口糧食、工業產品卻愈來愈多,價格也節節高漲。為了
平衡貿易赤字,這些國家以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為主要政策,以致傳統農業土地利用改變。請問:
( )4.從五國的環境特性判斷,其創造外匯的主體是下列哪組經濟作物?
(A)油棕、可可 (B)棉花、花生 (C)甘蔗、茶葉 (D)橡膠、香蕉
( )5.該五國以經濟作物的產品出口創造外匯,利用外匯進口糧食和工業產品的現象,最適合用
下列哪個概念解釋?
(A)物流 (B)三角貿易 (C)空間分工鏈 (D)殖民地式經濟
6~8為題組
◎下表是2006年中國一些經濟指標和原物料消耗占世界的比例。伴隨經濟發展而來的是環境問題嚴重
和都市化程度迅速上升。如沙塵暴發生頻率逐年增加,空氣汙染物排放量已居世界前茅,且對全球
環境影響日劇。2006年,把在都市生活半年以上的農村流動人口也歸類為都市人口時,中國都市化
程度為43.9%,但其中至少有1.2億人在制度、社會地位及一些生活與文化層面,無法過實質的都
市生活。若扣除這部分人口,中國都市化程度可能就只剩33%左右。請問:
項目 占世界(%) 項目 占世界(%) 經
濟
指
標 GDP 5.5 原消
物耗
料 能源 15.0 出口額 8.0 鋼 30.0 進口額 6.4 水泥 45.0
( )6.中國經濟指標與原物料消耗占世界比例的數據差異,最能反映中國的下列哪項特色?
(A)人口數量多且分布不均 (B)作為世界工廠色彩濃厚
(C)區域貧富差距相當嚴重 (D)經濟特區發展速度減緩
( )7.中國發生的沙塵暴和排放的空氣汙染物, 在下列哪個時段最易影響到臺灣?
(A)初春至仲夏(3~7月) (B)仲夏至初冬(7~12月)
(C)晚秋至初春(11~3月) (D)仲冬至初夏(1~6月)
( )8.中國都市化程度雖已達43.9%,但有許多都市人口仍無法實質享受都市生活帶來的便利, 主
要受哪項因素的影響?
(A)都市階層體系的發展 (B)推拉因素與供需互補
(C)都市土地利用的分區 (D)人口的城鄉分隔制度
9~10為題組
◎下表為2010 年全球六大地區國外旅客到訪人數與觀光外匯收入資料表。請問:
地區 到訪人數 地區 觀光外匯收入 百萬人 % 十億美元 % 歐洲 476.6 50.7 歐洲 406.2 44.7 亞太 203.8 21.7 亞太 248.7 27.4 北美洲 98.2 10.4 北美洲 131.2 14.4 中南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