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议论类文本阅读剖析.doc

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议论类文本阅读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议论类文本阅读剖析

2015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之 议论类文本阅读 (2015安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9分) 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3分)(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北京)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题。(24分)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研究进程的落后 B.计算机的历史短C.汉字自身的特征 D.技术条件不具备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不正确一项是( ) A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 B.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 C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 D.汉字美观、笔锋明晰的要求难解决 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激光照排系统原理及其使用 B.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C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 D.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先世界 根据“材料二”,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过程中,不属于技术难关的一项是(3分)() A.字模存贮 B.汉字信息压缩C.文字变倍 D.激光逐线扫描 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凹凸:两个字书写的第一笔都是“(竖)”。B.横亘:“亘”读音是“gèn”。 C存贮:“贮”读音是“zhù”。D.另辟蹊径:“辟”也可以写成“僻”。 下列对“材料三”中“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印刷术 B.研究思想C.四大发明 D.算法的数学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6分) 下列对“材料三”中成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鸿篇巨制:著述 B.源远流长:水流C.自强不息:停止 D.数典忘祖:经典 (湖北) 阅读下面的文章,。(9分) 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