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大纲及基本要求.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文化〕大纲及基本要求

《中外文化》大纲及基本要求 (主讲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高福进:史学博士、教授:) 一、 课程目标 本课程讲述自上古时期到当今各国历史时期中外一些主要民族和地区文化演化的轨迹,并且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状况作系统性评述。通过这些内容,一方面使得学生系统了解中外文化史的线索,理解一些主要文化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学会鉴别一点的文化事件,学会理解历史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且使他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优劣,最终通过文化交流现象进行一定的比较,善于思索,学会分析不同民族的文化或者某一文化内容为何在特定历史环境或时期内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课程大纲) 课程《中外文化》(36学时) 引言:文明与文化——概念的诠释和理解 第一部分 中国部分(共20学时) 第一章 原始时代(2学时)——仰韶文化的拓展 第二章 三代时期:上古时期的华夏文化(3学时) 第三章 春秋战国:文化奠基(5学时)及其影响 第四章 由秦汉至隋唐:文化的蓬勃发展与交流期(4学时) 第五章 宋元明清:由盛渐衰(4学时) 第六章 近代和现当代:衰落、重建与恢复(2学时) 第二部分 外国部分(共10学时) 第七章 上古时代——四大文明古国:从金字塔到空中花园(3学时) 第八章 古典文化的辉煌:从苏格拉底到乔答摩·悉达多(3学时) 第九章 中古时期:基督教文化的积累、印度教文化、阿拉伯文化的极盛(2学时) 第十章 近现代:欧洲文化开始统辖世界(2学时) 参考详细《世界文明史》的大纲,如下: 第一章:原始文化及人类文明之初 第二章:金字塔文明——埃及文化 第三章:西亚文明 第四章:希伯来·犹太文明 第五章:南亚次大陆——印度文明 第六章:爱琴文明:希腊文化的辉煌 第七章:罗马:对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第八章:欧洲中世纪(500-1500)千余年的文化积淀 第九章:近代欧洲的扩张和拓展:欧洲文化逐步征服全球 第十章:现代文明的冲击:美国人的影响 第十一章:结论——中西文化的撞击和交流 第三部分 中外交流、比较部分(6学时) 集中讨论课(6学时) 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预期效果、对应的上课学生规模;课堂讨论、作业、考试等的安排)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授课为主。因本门课程对新学生来说,其内容与传统的通史教育完全不同,故以讲授为主。讲授过程中注意生动性、趣味性;但这不意味着放弃学术性,相反,学术性是核心内容。因本门课授课时配有大量的地图、图片资料,加之趣味性与学术性,应能达到预期效果。此时上课人数不限。 课堂讨论和作业安排在一起,共进行两次,题目由老师拟出,分别安排在期中和期末各2学时。方式是让学生提前准备,以作业形式上交,教师分类归纳,挑选出代表性的主题和论文(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再采取适当方式(根据情况,可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或主题发言讨论形式等)进行课堂讨论。研讨期间分组,以10人左右一组为佳。 考试安排:就感兴趣的任何有关历史上的文化内容问题,写一篇课程作业(论文、读书笔记皆可),但必须是一家之言,且言之有据。 四、 课外学习要求及保证措施 因本门课跨越多门学科,上课时会提前布置下一堂课需要参考的论著或教材,这样学生就可以顺利接受课堂讲授的内容。保证措施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观察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并以此作为课程平时成绩。 3-5 其它说明(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学习规范要求;个性化的要求等) 在课程教学2-3个学期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身、自发参与,争取建立具有特色的文化史类的教学和研讨网站。 五、 课程目标、要求 1、基本要求:了解全面的线索和概括的知识,掌握一定的知识,理解关键内容。 2、高级要求:理解历史,学会阅读相关历史书籍。 3、最高要求:学会辨别史实、历史。 (详见学校教务处网络课程介绍) 六、 成绩构成 1、考试:根据学校要求安排试卷考试。 2、考查:按照学校要求按时完成学期论文。 3、成绩构成:试卷或论文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占30%(特殊课程除外)。 七、 参考文献 冯天瑜樊树志黄宜思?黄雨石译 八、 互动联络 主讲教师联系方式:(主讲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高福进:史学博士、教授:) 电话:(O周1-4一般上午在)最佳联系时间:7am-1pm) 电邮:fjgao@;grant-gao@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