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名称地形
單元名稱:地形
單元目標:瞭解台灣地名的命名原則;進而瞭解一地區開發的歷史。
活動方式:請由網址(.tw/namebook/xsearch.htm) 查出下列桃園縣地名的由來
?
現在名稱 過去名稱 行政區域 命名原則 新屋鄉社子村 ? ? ? 龜山鄉龜山村 ? ? ? 八德市霄裡村 ? ? ? 新屋鄉望間村 ? ? ? 大溪鎮南興里 ? ? ? 大園鄉田心村 ? ? ? 楊梅鎮三湖里 ? ? ? 新屋鄉頭洲村 ? ? ? 蘆竹鄉五福村 ? ? ? 楊梅鎮富崗里 ? ? ? 楊梅鎮瑞塘里 ? ? ? 龍潭鄉大平村 ? ? ? 大溪鎮永福里 ? ? ? 龍潭鄉龍潭村 ? ? ? 桃園市 ? ? ? 蘆竹鄉蘆竹村 ? ? ? 八德市 ? ? ? 八德市大同村 ? ? ? 桃園市福林里 ? ? ? 觀音鄉富源村 ? ? ? ?
命名原則
談到台灣地名命名原則,光是牽涉到的民族文化就包括了最早抵台的南島語族、海洋冒險時代的荷蘭與西班牙,中國漢民族與明鄭、清代對台統治,還有日本大和民族的佔領,最後還有中國國民政府遷移來台。這其中最為遺憾的是現稱為「原住民」的南島語族,因其並沒有發展出文字,造成在這方面的記載都是來自於其他民族的紀錄,這其中可能會因為時代背景、認知看法的不同而造成錯誤,這都是不能改變的。
在這種複雜的背景下,我們大致將命名原則區分為下列幾種介紹,如果有缺失及謬誤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提供意見與看法給我們!
分類如下:
一﹑與原住民相關:
這些地名大都是由原住民的語言,或是他們對當地原有稱呼直接音譯而來。
二﹑與西班牙、荷蘭兩國相關:
這些則都是在這兩國佔領台灣期間所命名的地名。
三﹑農業墾殖:
漢人移民中,農業是主要的生產活動。因之而生的地名數量也不在少數,這其中還可以在區分為下列五項原則:開墾組織、耕地界碑、面積計算、灌溉設施以及農具與儲倉等。
四﹑懷念家鄉:
在移民社會中懷念固有家鄉名稱而取名相同也所在多有,尤其台灣漢人移民中以原居閩(現在福建地區)的數量最多,相同地名也較為常見。
五﹑著名建築相關:
在每一個聚落中,因習俗和文化活動需要,常有一些建築例如廟宇、書院等有名建築出現,而依附週邊的地名也常與建築名稱相同。
六﹑地貌形象:
各種地理的特殊形狀。
七﹑自然植物:
八﹑除去農業活動外,其他的社會經濟活動有時也會成為地名稱的來源。與原住民相關
現在的淡水河流域,在漢人移民台灣之前是平埔族與泰雅族所活動的區域。一般來說,居住在平原及海拔較低的地方,主要從事農耕活動的是平埔族,另外活動在海拔高度較高地方則是泰雅族。地名是屬於人與土地關係的表現,我們可以相信過去台灣各地的原住民一定對於自己所在的土地,擁有自己的稱謂。但因為沒有表達在文字上,造成現在已經很難知道,原住民對地方原有的稱呼。在這裡我們所提到與原住民相關的地名來源,並不一定是原住民對當地原有稱呼的漢字翻譯,有些可能是某些原住民名詞直接譯音轉成漢語,就以 萬華(艋舺)為例:
「艋舺」與「蟒葛」、「蟒甲」等閩南讀音相同,根據清代郁永河所寫的「裨海紀遊」記載:他與平埔族人共乘「蟒葛」行駛淡水河上前往北投社。可見「蟒葛」為某些平埔族人對於小舟(獨木舟的稱呼),而今日萬華在過去也確實是淡水河上舟楫集中的地方,我們可以藉由這個地名可以推論出當時居住在萬華附近原住民對於對於獨木舟的稱呼,與郁永河記載的平埔族是相同的。
另外一些直接是由原住民語言直接音譯成的地名,則包括了士林的舊名「八芝蘭」與台北縣的烏來鄉。前者是過去居住當地平埔族對溫泉的稱呼轉音而成的。而後者則是泰雅族,見到因溫泉附近有產生雲霧繚繞的現象,而稱之為「烏來」。
荷蘭、西班牙相關
在歐洲大航海時代中,對海洋勢力範圍的競爭十分激烈,在十七世紀時太平洋西部海域與印度洋上,西班牙與荷蘭的競爭劇烈。
荷蘭首先與明朝政府發生衝突後達成協議,明朝政府由於當時實施「海禁」政策,因而默許荷蘭對台灣的佔領,荷蘭就以今天台南附近為基地,一方面對中國進行貿易,一方面也對原住民進行傳教等相關活動。
在荷蘭佔領的二年後,西班牙為保障他們的貿易利益與牽制荷蘭的發展,派兵佔領台灣北部的淡水、基隆等地。但對當地的經營並不十分成功,尤其是與原住民的相處常有武裝衝突發生。
不久,荷蘭鑑於西班牙阻礙貿易發展,對於西班牙進行攻擊成功,西班牙戰敗離開,而由荷蘭獨力掌控台灣,但與西班牙相同的是在台灣北部經營成果不佳。直到鄭成功攻擊荷蘭奪取台灣為止,荷蘭在台獲得利益,包括採礦、動物毛皮輸出等數量龐大,利潤豐厚。
這些大航海的冒險家,對台灣地名貢獻,遺留下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