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方言民俗浅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山方言民俗浅议.doc

彭山方言民俗浅议    摘要:彭山方言作为西南官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与官话相同的地方,更多地还有着其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就需要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方言语音词汇    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变体,它的形成受地理环境、人口迁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客家方言区,赣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又称为官话区,是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它又可以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四个次方言。四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区,彭山话又属于川西片区,是西南官话中的乐山话片区。   彭山方言本身具有北方官话的特点,古代的全浊声母消失变成了清声母;辅音韵尾减少,既没有鼻音韵尾[m]也没有塞音韵尾[p]、[t]、[k]。四川人爱生活,懂幽默,从生活中创造了很多别具一格的新词作为与其他北方方言区的区别,但又不影响与其他北方方言区的交流。彭山方言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中形成的。   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一、语音   语音是不同方言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方言区的声调一般都有入声字,彭山方言里就保存了入声字,如“六”在彭山话中就读为“[lo]”,“十”读成“[ #642;#600; ]”,它们的调值都偏低一般是33调。彭山话的声母不区分舌尖前、后音,就是说zh ch sh ,z c s 都读成[ts ][ts][s]。以声母而论有的方言保存了古浊音,有的没有,如吴方言有浊音声母[b]、[d]、[p]等,而北方方言则没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彭山话没有古浊音[d]代之以[t]、[t],有的方言有-m 、-n、-ng、-b 等辅音韵尾有的只有-n 、-ng 辅音韵尾。彭山话只有辅音韵尾-n、-ng。同时却有韵尾的变体如普通话中“十 [ #351; #639; ]”在彭山话中则读为[ #642;#600; ] 。就声调而言彭山话的声调也遵循“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原则。   彭山话[n ][l]不分,[ #601;n][#601;#331; ]与[in ][ i#331; ]不分,如“根”就读成[ kin]。就韵母而言,彭山话将古宕摄、山摄的“药”“月”读成同音,同时将属于来母、泥母、疑母的“连、年、严”读成同音[N],而将属于匣母、奉母的胡、扶读成[fu]。   在语音方面有合音异读现象,合音异读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语速加快使语流发生音变而形成的音节合并现象。其中有合二音为一音的。如??[ piau55]是“不要”二字的合音,取前一字的生母b与后一字的韵母iao相拼而成。合三音为一音的如“嘎”是“该是哈”合音异读而成,同时还有合三音位二音的,如做啥子,读成[tsuA213][tsl33]。这种异读现象要符合当地方言语音系统的拼读规则,如北方语音双唇音可以跟齐齿呼相拼,所以才会有“不要”二字读成“?恕薄?   二、词汇   词汇是一系列具有一定形式、功能特征的互相对立制约的词汇单位构成的完整体系。一般来说词汇的单位数量非常庞大,与语音相比词汇反映社会生活最为迅速。   在词汇上彭山方言缺乏量词,对于大多数的事物而言几乎都可以用同一个量词“块”,如一块人、一块肉等。副词却相当丰富,如梆硬、焦干、溜酸、稀脏、黢黑、寡干、死懒等等,这些副词个个都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它们所修饰形容词的程度、状态。彭山话用词相当讲究,比如对于雌雄的称呼对于不同的动物称谓不同。雄性猪叫芽猪、雌性叫草猪;雄性牛叫牯牛,雌性叫水牛;雄性猫叫男猫,雌性叫女猫,雌性狗叫母狗,雄性叫芽狗或公狗等。这些词语都是人们根据动物不同的生活习性和人们对他们不同的期待而选用的。   叹词相当丰富,除了普通话中的叹词外还有耶,表惊叹;诶,表打招呼;伙哟,表夸张、惊叹口气;哦活,表示惋惜;要喂,表示反诘、提醒;??,表示追问等等。   在名词上,彭山方言有很多与普通话不同的地方与川西片区的方言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蜻蜓”在彭山话中被称为“丁丁猫儿”,蜈蚣叫做雷公虫,蝗虫叫做鬼头子,蚯蚓叫做曲蛇儿,知了叫做懒虫子,把舞娘叫做幺姑娘等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叫法。而且大多数的名词都会被儿化,表示一种亲昵喜爱感。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人好辛香”“精敏”“小人鬼黠”等特征,这些性格特征决定了蜀人在创造词汇上善于抓住事物的独特之处取名,比如称屠夫为“刀儿匠”就是抓住了屠夫这一行业特征――用刀杀牲口。又比如将蚯蚓叫做“曲蟮儿”[#680;o 213 ]是因为蚯蚓本身是软体动物体长善于打洞故用“蟮”且身上有很多曲折的节(环)同时又伸缩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