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说〕导学案老师卷
《师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过程与方法:
自读、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学习重点】
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学习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受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从而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圣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以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其耻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则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其________________ __ 乃
二、内容探究
分析第2段: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分析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
这一段用了三组正反对比的事实作论据。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第二组,对其子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第三组,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三,课外巩固
1、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句式,并翻译成现代文。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而耻学于师。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2、翻译文章第二段
四、课外延伸。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出自于《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注释:①行云:飘动的云彩。②讴:唱歌。③郊衢:郊外大路旁。④抚节:按着节拍。)
①试翻译这个典故:
②思考:说说你阅读本片段所领悟到的从师的态度或教育的艺术。(点拨:即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
第三课时
一、夯实基础,掌握文言知识
1、圣人无常师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开题报告.doc
- 〔制作精美电子报〕教案.doc
- 〔办公软件应用〕理论试题.doc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对策研究〕的工作报告.doc
-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doc
- 〔动物世界〕片头曲教案.doc
- 〔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动物导航之谜〕阅读及答案.doc
- 〔创业培训课程〕创业过程的三阶段.doc
- 〔动物狂欢节〕教案八年级音乐.doc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