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登霞︰困难不是用来吓人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登霞︰困难不是用来吓人的

彭登霞:困难不是用来吓人的 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耀眼的学历,有的只是少年时患有恶疾而痛苦求生的经历,困难是弱者的借口,但对于兆君山羊绒集团董事长彭登霞而言,却是行动的机会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端坐在科技智囊杂志社古色古香的贵宾室内,抚摸着中式家具,露出惬意的微笑。这位貌不惊人的老者就是兆君山羊绒集团董事长彭登霞。没有背景、不靠关系、没有耀眼的学历,只是凭着对市场的敏感、对事业的执着,兆君如今已经是中国羊绒行业中非常有信誉的知名品牌。从当年随身挟着个小折叠椅的业务员,到作为2003年中法文化年活动唯一被邀请参加出席的民营企业家,彭总回首走过的艰辛岁月时,往事如烟。   初露锋芒:多干就会有收获    河北省清河县供销社   19岁的彭登霞第一次坐到了管理者的位置上——副掌柜,现在叫执行经理。那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职位,负责当时供销社下属的饭店、肉铺、馒头铺和挂面铺的一切大小事务,对于一个刚刚成年的年轻人而言,他既感到压力,也有些许的兴奋。照当时的情形,像这等肥差上面没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彭登霞没这个优势,曾经当过国民党军官的父亲能够给他的只能是一种障碍、一个似乎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他能走到这一步不是靠谁的开 恩,不是靠老天的眷顾,靠的是自己的本事,自己的能力。   彭登霞少有恶疾,求生的欲望迫使彭登霞寻求一切生机。家贫不得不在治疗中学医,为了不让自己的脑子坏掉就拼命地写文章,写身边一切可以描绘的人物,为了不致手脚麻痹就练习打算盘,最后竟运指如飞。转过年,黄河闹灾,为救灾物品县政府设了煤场,彭登霞通过关系做了一个夜班看场小工。白天闲来无事,他就帮着打算盘、开票,谁知竟成转机。时间一长被供销社的会计当个人才挖掘出来,让他进一步参与业务,供销社赶集摆摊从没有出过差错,能写会算又为人可靠,为此那个会计破格进行考核,把彭登霞推向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峰。   作个副掌柜,完全可以天天喝茶看报纸,但是彭登霞却是会计、出纳、采购、保管一把抓,他可以亲自去农民家买猪,他可以告诉你发红的油条吃不得,他可以为做木炭烧饼烤坏胳膊上的皮,他可以早上5点起来负责领油领面,晚上10点做账,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回忆起这一段,彭总感慨颇多,他说现在看起来干了那些似乎不该干的事情都是对的,多干就会有收获,不干就是没收获。当时看好他的人都说他是个“买卖人”,因为他不闲着。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彭总算是把企业的“全活”都练 了,无论是内部的业务流程、人事管理、成本核算,还是外部的市场把握,送往迎来的关系磨练。那段生活给了这位自强不息的青年一个大大的回报,今天的辉煌谁能说不是那时的付出所至呢?正如彭总所言,伟大皆成就于点点精彩的逐步累积。   步入事业:只要做了就不难    呼和浩特市锡林旅馆   由于种种原因,彭登霞的经理人生涯持续了不到一年就嘎然而止。但是命里注定他是要做企业家的。上个世纪60、70年代,彭登霞一度成为村里以及邯郸五金公司的业务员,于是也就开始了彭总戏称为“全国旅游”的业务员生涯。这段经历他收获许多,游历名胜古迹长了诸多见识,结识了如今集团的重要搭档——徐总,搭建了自己的 人际网络,更重要的是坚定了自己做商业、做工业的决心。   而真正促使彭登霞走上今天做羊绒道路的原因,还得从他受到的两个刺激说起。村里实行了分田到户,公开支持搞副业,彭登霞东奔西走地为生产队创造了价值,也想让自己的生活质量上个层次,于是打算盖个村里最好的房子。但是同村的一个小伙子却说自己要盖个两层的,彭登霞一打听,人家是做羊毛的。彭登霞本能地意识到应该做这种生意,于是也做起了羊毛买卖。转眼到了1986年的农历腊月 二十八的大清早,为了生计在外奔波了一年的彭登霞,急于乘长途汽车回家,但却没票了。彭登霞立刻感到非常地无奈和沮丧,而两位后来者的表现与他形成了鲜明对比:“到清河还有票吗?”“没啦。”“好,打车回吧。”口气毫不犹豫,脸上更无愁云。站在一边的彭登霞在市内都不敢叫出租车,更甭提打车回清河老家得花200元了。他不禁上前问了一句:“两位朋友,你们是做什么生意的?”“羊绒!”“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漫不经心地回语竟然造就了日后中国羊绒行业的一个知名品牌。   彭总告诉我们,开始做的时候一没工厂、二没原料,手里一根绒都没有,但是他却敏锐地抓到了企业创造财富的那一根“命脉”——市场!他知道到哪儿卖,他知道谁需要羊绒。一上手,彭总就显出了高手风范——整合资源,而不必非要占有资源。说到呼和浩特市锡林旅馆,彭总和身边的徐总相视一笑,那绝对是兆君集团的创始地呀。当时彭登霞杀到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半夜下的火车,岂止是天黑,彭登霞在这个市场上六亲不认,一样是“两眼一摸黑”。仗着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彭登霞通过锡林旅馆的电话线上 通经贸厅打听企业,下联企业联系货源。第一单就做了108万的货,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