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复方珍珠含片制备工艺.doc
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复方珍珠含片制备工艺
作者:许洁 刘扬 曹莉 张学农 阮华君 廖杰 姜笃新
【摘要】 目的研究复方珍珠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浸膏收率、梓醇含量及甘草酸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 因素及含醇量及醇沉浓度对浸膏收率和有限成分的影响。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入24 倍水量,重复两次,每次煎煮3 h。结论优化筛选处方工艺具备良好的收率,适合于 工业 化生产。
【关键词】 珍珠 口含片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compound Pearl Buccal Tablets.Methods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 using the yield of extractive material, the content of catalpol and glycyrrhizic acid as the guide.3 influential factors, amount of water used for the extraction (A), time for extraction (B) and frequency of extraction(C) were studied.Results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干燥块根,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甘草药性平和,长于清火解毒,润肺止咳,多用以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2] 。在复方珍珠含片的制备工艺中,甘草需同生地黄一起经煎煮,得浸膏,粉碎后加入其余成分,故本研究以浸膏收率、梓醇含量及甘草酸含量作为考察指标[3] ,对复方珍珠含片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RE -52C 型旋转蒸发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YHG -40 ×45 远红外快速恒温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PB203 -N 型 电子 天平(Produced by Mettler -Toledo Group);DZF-6050 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2 试剂与药材乙腈(色谱纯)、甘草、地黄(苏州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2,3]
2.1.1 甘草酸含量测定流速1.0 ml/min;流动相:乙腈(含0.1%冰醋酸)∶0.1%醋酸水溶液(33∶67);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
2.1.2 梓醇含量测定流速1.0 ml/min;流动相0.6%乙腈水溶液;柱温40℃;检测波长210 nm。
2.2 提取工艺优化
2.2.1 醇浓度影响称取甘草16 g,地黄20 g,加入15 倍量(540ml)分别为醇浓度0%,20%,30%,40%,50%,60%的醇溶液于1 000 ml 圆底烧瓶中,加热煮沸,并保持低沸2 h,停止加热,放冷后,抽滤。将滤液加入旋转蒸发仪,蒸发浓缩,并移至250 ml 容量瓶,定容,则每毫升含1.8 g 原药材,精取药液25 ml,置小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105°C 干燥3 h,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浸出物量、梓醇含量、甘草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综合评分:总分为100 分,浸出物占30 分,梓醇含量占35 分,甘草酸含量占35分。结果见表1。
表1 醇浓度影响实验结果(略)
结果表明,随着醇浓度的增大,浸膏收率下降,甘草酸含量升高,梓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醇浓度影响不明显,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2.2.2 乙醇提取次数对有效成分影响称取甘草16 g,地黄20 g,置1 0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60%乙醇550 ml,加热煮沸,并保持低沸2 h,停止加热,放冷后,抽滤。将滤液加入旋转蒸发仪,蒸发浓缩,并移至250 ml 容量瓶,定容,则每毫升含1.8 g 原药材,精取药液25 ml,置小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105°C 干燥3 h,移置干燥器中,冷却0.5 h,迅速精密称定重量。
综合评分:总分为100 分,浸出物占30 分,梓醇含量占35分,甘草酸含量占35 分。结果见表2。
表2 60%乙醇提取次数对甘草酸和梓醇含量的影响(略)
结果表明,60%乙醇提取时,随提取次数增加,3 个指标也发生递增。但分值指标偏低。
2.3 水煎煮法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