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地质局孙世权.申报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申请书主要内容
编号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申 请 书
单 位 湖北省地质局
姓 名 孙 四 权
请奖类别 野 外 奖
通讯地址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五路9号
邮政编码 430030
联系电话 027
手机电话
E - MAIL sunssq@163.com
2015 年 3月 11 日填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制
填 表 说 明
一、坚持自愿原则,申请人必须用第一人称填写。
二、要求本人撰写,从网上下载表格打字填写,内容具体、真实,由本人签名。
三、必须随申请书附有代表性成果及获奖证明复印件。
四、请奖类别指野外奖、科研奖、教师奖、荣誉奖。
五、按章程规定回避制度,本奖委员会现任委员(理事、监事)不得作为推荐人。
姓名 孙四权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9.03 曾用名 无 民族 汉 籍 贯 湖北鄂州 政治面貌 党 员 参加工作
时 间 1991.06 文化程度 本科 技术职称 正高职高
级工程师 业务专长 地质矿产 简历(主要学历和工作经历)
1987.09-
2001.02-
1991.06----
从事地质工作的主要成就 自1991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秉承“三光荣”传统,积极投身地质矿产勘查和综合研究工作,足迹遍布湖北、新疆、西藏、内蒙等省份乃至东南亚、非洲等境外区域,始终与山水为伴,以揭示地质规律、寻找矿产资源为使命,长期深入一线承担项目实施组织工作,埋头苦干潜心开展区域及全局综合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为推进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事业提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获正高职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编号,2007年入选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骨干”(国土资发[2007] 264号);2013年,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优秀专家奖;2014年,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协发组字〔2014〕92号;中国地质学会 “第一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
在矿产勘查方面,紧紧围绕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主持完成了《铜绿山铜铁矿田深部及外围普查报告》、《湖北省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资源潜力调查报告》、《湖北省大冶铜山口铜铁矿床资源潜力调查报告》、《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资源找矿勘查》(湖北省)报告等15个矿产勘查项目,为实现铜绿山铜铁矿、鸡冠咀铜金矿等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取得重大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与完成的《殷祖岩体、姜桥岩体及周边金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报告(第二作者)被评为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事地质工作的主要成就 在综合研究方面,把研究区内成矿规律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矿产勘查进展推动区内成矿规律研究,科学研究升华区内成矿规律认识”这一工作原则,以全省性综合研究工作为主,主持完成了鄂东南铜金找矿研究、全省矿产资源区划、湖北铜铁资源潜力评价等多项具体工作。主持完成的《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被国土资源部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实施的“湖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湖北省铁、铝、铜、铅锌、金等矿种(组)的成矿构造、成矿时代、成矿条件、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对湖北省资源家底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主持实施的“湖北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完成了湖北省740个核查矿区成果的评审验收和磷、铁等22个矿种的省级汇总,其中20个矿种成果获优秀;个人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优秀专家。
专业团队建设方面,本人任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总工程师,主要分管技术与质量体系工作;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是1999年经湖北省编委批准成立的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隶属于湖北省地质局,2014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确定为湖北省一类事业编制,主要承担国家和地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矿产勘查,提供公益性地质成果社会化服务,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业务技术支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紧紧围绕实现地质找矿突破这一中心,在做好区域地质、矿产资源评价、水工环地质、物化探、遥感地质工作的同时,将服务领域向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国土资源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拓展,为国家、湖北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建院以来,共承担完成了中央、省级财政资金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省科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