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

“土节和洋节”话题作文指导 ?( 作文话题:节日就是一种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面对圣诞节和情人节,面对端午节和中秋节,我们的学子们的态度却呈现出强烈的反差:重“洋”节而轻“土”节。 ?????请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 一:确认话题含义??虽然话题是“土节和洋节”,但它只是一个大范围,根据材料提示可知,话题是指向学子们重“洋”节轻“土”节这种现象的,立意必须围绕这种现象展开。如果只扣话题大范围而仅仅介绍几个典型的洋节和土节,肯定是偏题的。 ? 材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材料对重“洋”节轻“土”节这种现象持否定态度,作文立意应该与之保持同一。“节日就是一种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重“洋”节而轻“土”节的现象反映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鄙薄和外来文化的热衷。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来开启思路:重“洋”节轻“土”节有何具体表现?重“洋”节轻“土”节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重“洋”节轻“土”节有什么危害?“土”节有何价值和意义?怎样才能改变重“洋”节轻“土”节这种现象等等。 ? ????辨证分析问题??这个话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系话题,对“洋节“不可全盘否定和全面批判,应合理取舍,剖析这一现象的本质是对本国文化的淡漠;对外来文化的盲从。所以洋节可过,但要适度,毕竟浪漫轻松只是生活的点缀;土节虽土,但内蕴深厚,文化传承责无旁贷。 ? 二:变话题为问题 ? 1、怎样的背景产生这样的风气? ? 2、如此“重”下去,我们将失去什么? ? 3、对“土” 节和“洋”节我们该持什么态度? ? 4、“土”节有什么传统意义? ? 5、这种心态仅仅是节日的轻重吗? ? 三:题目示例 ? 1、“洋”节可过不可过“火” ? 2、月是故乡明 ? 3、情人节里说情感 ? 4、一曲清流万古新 ? 5、归来吧,中国节 ? 6、由“假洋鬼子“想到的 ? ?土节和洋节 ? ????记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别离思归的篇章,那些哀怨悲伤总是催人泪下,而其中写节日里仍在外奔波,或独对青灯的情景更是分外令人难忘。 ? ????天还没亮,僻静的小路上只有一个人打着灯笼走着,柿子树上的霜正浓,枫叶上的露珠盈盈地捧着一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征人急急走着,不时望望天。在这节日的前夜,全家恐怕只有他还在外未归。家里的门神该贴上了吧?灶神该请了吧?桃符该换了吧?家人当在盼自己呢!当他推开家门,听到一声呼唤,孩子们拥上来扯着衣角问候,他的心都醉了,纵然眉毛上还凝着霜。相信在主人公推门的那一刻,你也会由衷地替他高兴。 ? ????是呀,咱们中国的节哪个不让人牵挂,哪个不让人铭记!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中秋时游子的思念;“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九时登高遥望的凄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七夕时有情人对久别重逢的憧憬。在无数个中秋,炎黄子孙仰望苍穹,遥想节日寓含的那份神秘、隽永与多情,在星辉斑斓里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也许是我们健忘,也许是我们审美疲劳,也许是我们“喜新怨旧”,故而屈原故里,端午节龙舟寥落;七夕之夜,有情人月下少见;元宵节,很少看到“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美景。而圣诞节却摆满了圣诞树,情人节全城玫瑰花畅销,愚人节蛊惑整人短信盛行。难道你没有心痛、不安的感觉?是的,这属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你是否知道,我们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结晶?端午节我们竞舟江上,是为了缅怀一个忠贞的灵魂;重阳节我们登高遥望家的方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思念养育我们的父母;中秋节我们待月山中,是在遐想仙子飞升的浪漫和寄托一种美好的祝福。传统节日,其实也是传承文化传统、表达自己情感的载体。我们尊重洋人们的节日和习俗,但我们也绝不能鄙薄和淡漠自己的节日。 ? ????让我们记住我们应该记住的节日,重视我们应重视的文化。你可以在圣诞节怀念耶苏,但作为炎黄子孙,当然也应该在“春风送暖入屠苏”时,喜气盈腮地新桃换旧符! ? ????[点评]这篇散文引用古诗恰当,想象丰富,凸现了古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揭示了传统节日蕴涵的人文因素和美学意义,并列举当今人们重“洋”节轻“土”节的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对待节日重“洋”轻“土”不可取,要“记住我们应该记住的节日,重视我们应重视的文化”的观点。 ?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