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诗词五首》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四节 《诗词五首》精要

   《诗词五首》 主讲:黄冈中学优秀语文教师 黄君 ? 一、知识概述   学习《诗词五首》,要加强对诗词名句的品味、体会,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词中的优美意境及蕴涵的哲理。另外,这五首诗词要求背诵。 ?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使至塞上》 1、诗人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后迁蒲(今山西省永济县),故又称蒲人。幼年即通音律,善属文,二十一岁中进士及第,调任太乐丞,后贬济州(今山东长清县)作司库参军。张九龄执政,被任为右拾遗,曾出使塞上,后定居长安郊外的山林优胜处,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著有《王右丞集》。 2、诗歌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记述了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3、诗歌赏析   结构图示:      描绘了塞外风光,表达了抑郁、孤寂之情。 4、诗歌主旨   本诗通过对出使塞上艰苦行程的叙述,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5、艺术特色   本诗写出使慰边途中的景色。写景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主要有两个特点:   (1)即景设喻。   (2)细致、逼真地描写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 《泊秦淮》 1、诗人简介   杜牧(公元803一约852年),唐朝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长安县)人。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房宫赋》亦颇有名。有《樊川文集》。 2、诗歌背景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河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千疮百孔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3、诗歌赏析   结构图示:    4、诗歌主旨   本诗通过对夜泊秦淮所见景物的描写,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切忧虑。 5、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   (2)“互文”写法 ? 《无题》 1、诗人简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其诗受杜甫影响,颇多忧怀国运、讽慨时事之作,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恣、皇帝荒淫奢侈多有所揭露讽刺,更多感慨身世、抒写怀才不遇的篇章。诸体皆工,尤擅律、绝。其诗深情绵邈,典雅华丽,属对工整,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晚唐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其爱情诗对后代影响很大。   有些诗作晦涩、感伤,格调不高。在艺术上过于讲究典故和词藻。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有《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隋宫》二首、《贾生》、《夜雨寄北》等。 2、诗歌赏析   结构图示:    3、诗歌主旨   本诗通过对一个男子与自己所钟爱的女子在暮春时节离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缠绵情意。 4、艺术特色   (1)诗中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巧妙、贴切。   (2)这首诗感情缠绵深沉,对仗工整而自然。 ? 《浣溪沙》 1、诗人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风格与形式同南唐冯延巳相近。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脍炙人口,诗意活泼轻快,但多已散佚。原有文集二百四十卷,今仅存《珠玉词》一卷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2、诗词赏析   结构图示:    3、诗词主旨   本词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之情。 4、艺术特色   全词在情感上跌宕起伏,相互生发;在技巧上化虚为实,一唱三叹。   整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词中的名词又给予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 ? 《水调歌头》 1、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其词作举凡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束缚,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