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的摄影构图.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减法的摄影构图

苏民安:减法的摄影构图 构图可以说是评价一幅摄影作品艺术品味与价值的关键,许多摄影爱好者摄影多年,却还困扰于构图能力太弱,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水准。摄影构图涉及到美学理念与艺术修养,构图能力是在摄影者长期汲取艺术营养和在艺术实践的锤炼中不断提升的。 摄影初学者在摄影构图上会犯一种通病,即总想把眼前看到的事物统统记录下来,这也舍不得丢下那也舍不得放弃。要拍一棵树就要把树的枝枝叶叶都拍上,拍一座房子就要从屋顶到墙角都拍全。因此就产生了主题、主体不明确,让观者无所适从的画面效果。这里特别强调在构图中学会减法,大刀阔斧地进行拍摄前的剪裁。 画面范围的取舍。构图有五种取景范围: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应严格确定是何种景别。画面中最感染人的趣味中心是什么,是大是小,这个趣味点与周围环境是什么关系,这些都要考虑到。无论是宏观的远景和全景,还是微观的近景和特写,要做到画面简洁,关键是要舍去一切与主体无关的事物,将之留在画外。 选择拍摄方向和调整拍摄角度。拍摄方向是指相机围绕被摄体四周的位置变化。方向的变化既会使主体的形象发生变化,又会使背景发生明显变化。拍摄方向的变化包括:正面方向、斜侧方向、侧面方向、背面方向几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斜侧方向。于这个方向进行拍摄,被摄体本身的水平线条会在画面上变成一种能产生透视效果的汇聚线,有助于表现出景物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使画面显得生动,也有利于突出主体。拍摄角度是指拍摄点高度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三方面:平拍、仰拍、俯拍。平拍有助于主体在画面上更多地遮挡背景中的人物或景物,使主体突出。平拍人物或建筑还不易产生变形,但由于平拍与人们的观察视角相近,所以会降低镜头表现的新奇感。俯拍的最大特点是能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展现。俯拍有助于强调被摄对象的数量及场面;有助于交待景物或人物之间的环境位置;有助于画面产生丰富的空间感;拍摄风景时也有助于展现大地千姿百态的线条美,例如纵横交错的田垅阡陌、缓延盘旋的公路、层层起伏的梯田等。俯拍时常见的不足是高度不够。仰拍有助于强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有助于夸张跳跃动体的向上腾越;有助于表现人物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表现拍摄者对人物的仰慕之情。仰拍时要注意避免镜头过仰,否则会引起景物的明显变形,在拍摄近景人物时尤应注意。 俯拍和仰拍均可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新鲜感。但在使用广角镜头俯拍时,应让镜头靠近前景物体,这样画面就不会因推远了中景和远景,而失去前景。 虚实关系的减法。用长焦距镜头或大光圈拍摄可使前景及背景中景物虚化,从而突出主体。主体清晰环境背景模糊,能使画面简洁集中,主体醒目突出。 用虚实关系做减法 在拍摄近景、特写画面时,用虚实结合来突出主体是最常用的构图方法。这是利用动静原理,即快门开启的瞬间,动则虚、静则实。这种技法可通过选择快门速度来控制。 花朵平铺,充满画面,主体不突出。 只选择其中的一枝做主体,增强了表现力 利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造成了虚实差别,突出了主体,更有意境。 广角镜头靠近被摄体前景拍摄,有了由近及远的表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全球摄影网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