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文学复习题2014﹒1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港台文学复习题2014﹒12

(一)基本知识: 1、1922年1月,《台湾青年》发表了陈端明的《日用文鼓吹论》,提出了使用白话文的问题。 2、《糟糕的台湾文学界》是张我军为抨击台湾旧文学而发表的一篇理论文章。 3、台湾新诗史上最早一首直接以现实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被压迫者奋起抗争的重要作品是赖和的《觉悟下的牺牲》。 4、“舌头和笔尖的合一”的提出者是“赖和”。 5、1936年鲁迅逝世时,王诗琅在《台湾新文学》月刊11月号发表《悼鲁迅》一文,把鲁迅同高尔基并提为“两位敬爱的作家”。 6、“台湾文艺联盟”起到了领导台湾文学运动的作用。他的机关刊物是《台湾文艺》。 7、於梨华的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前期漂流文学的代表作。 8、琼瑶的第一篇小说是《窗外》,带有自传色彩。 9、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部以忆旧为主的怀乡小说。 10、台湾为乡土诗运动首先拉开序幕的是“葡萄园”和“笠”诗社。 11、1953年2月,纪弦在台北创办《现代诗》,在台湾文坛上第一个举起了现代主义文学旗帜。 12、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上溯台湾开发史,下开人民抗日篇,堪称中华民族“用血、用泪、用骨髓”写下的“一部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史诗”。 13、台湾通俗文学主要分布在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两大领域。 14、新武侠小说,它大致有三个相对稳定的基本主题。一是寻宝或学艺主题 ;二是情变主题;三是民族斗争主题 。 15、《撒哈拉沙漠》是三毛描写异域风情的散文集。 16、香港通俗传记小说代表作家是唐人。小说《金陵春梦》是从蒋介石的发迹写到南京政府的垮台、败退台岛。 17、李昂的小说《杀夫》因对性虐待的大胆的描写,在海峡两岸引起了争议。 18、龙应台一手写社会评论,一手写小说评论。前者结集为《野火集》,后者结集为《龙应台评小说》,两本都是1984年出版。 19、台湾文学的特点: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和强烈的兼蓄性jūn xiè)清净不算报仇”。因此,她投身参加“文化协会”,为“被欺负,被污辱,被歧视的妇女们提倡女权运动”。 吴浊流早期小说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在殖民统治下,依仗主子的势力,骑在同胞身上作威作福的走狗。《糖扦仔》中的“糖扦仔”是个鱼肉百姓、残害妇女的地头蛇。他“身兼协议委员、保正、壮丁团长等职”,肆无忌惮地欺压同胞。由于这些人对台湾同胞特别熟悉,他们对台湾同胞的压迫比起他们的主子更加残酷,因而也更加引起老百姓的痛恨。吴浊流对这些民族败类给予无情的揭露与鞭挞。不仅表明他所具的强烈的民族感情,也显示出他深刻而敏锐的政治眼光。 3、现代派文学产生的原因。 它兴起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曾主导台湾文坛,七十年代从高峰落潮但仍绵绵不绝,成为几乎流贯整个台湾当代文学的一大创作潮流。“现代主义在台湾文艺思潮中崛起,并非一个偶然现象,也非一时标新立异的风尚,而是当时台湾历史客观发展以及一群在成长中的青年主观反应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具体说来,有如下主要原因。 一是青年作家创新求变的情绪催动。在现代派文学生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台大一群学子为代表的青年作家。他们站在台湾历史转折点上和文化转换十字路口,又对台湾社会现实、文坛现状多有不满,于是便自然萌生出创新求变的心理和开拓台湾文学新局面的强烈愿望。这正如白先勇所说: “我们在这股激变的洪流中,探索前进”,“大家有志一同,都认为台湾文学需要有一个新的开拓”。这种求新望变的心理无疑是驱动他们去实现台湾文坛重大嬗变的重要内在因素。 二是大陆现代文学传统的中断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整个五十年代,台湾当局严厉封禁大陆现代文学,形成纵的只有中国古典文学,横的只有外国文学的特殊环境。旧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不足以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那叛逆的声音和哀伤的调子则特别能打动一代正彷徨摸索和求新望变的作家。于是,他们便很自然地背离传统,转向西方,从模仿和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去寻找新的出路 三是文禁的森严,失落感和逃避主义心理的广泛滋生使作家走向内心世界。五十年代的台岛,国民党为强行将文艺纳入其“反共复国”的政治轨道,一方面大力推行“反共文学”,一方面设置了诸多文禁。这种严酷的现实迫使作家尽可能不去碰现实问题,而转向自己内心的探索。加之彼时弥漫于台岛的悲观绝望情绪,更为以探索内心为特征的现代派文学提供了客观环境。于是,诗人和小说家都走向内心世界、感觉的世界、潜意识的世界,梦的世界。 4、怀乡小说的类型。 综观台湾怀乡小说,大致可分为五类。 —是借乡野传闻以抒发乡愁。 从事这种怀乡小说创作的是司马中原和朱西宁、段彩华等曾从事过“反共文学”的作家。由于他们大多是少小时离开故乡,对故乡的记忆与认识并不深刻,当他们转而致力于怀乡小说创作时,便只好去书写一些古老传奇和乡野趣味来借以发抒乡愁。司马中原由三十多部中篇一部长篇组成的“乡野传说”,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