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俗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三俗」说法从何而来? 2010年5月,一群相声界的表演“艺术家”们,针对郭德纲面向大众面向百姓的相声,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矛头直指郭德纲。 最低俗中国人? 小沈阳被卷入其中 电视节目 —— “俗文化”泛滥 各大电视台纷纷兴起此类相亲节目 三俗文化泛滥造成的后果 * 《金瓶梅》里唐僧取经那会儿… 如今各类相亲节目卷土重来,心理情感类节目也是遍地开花,全国荧屏上,情感类综艺节目已达100 多个。情感类综艺节目风行的同时“拜金女”马诺、“露富男”刘云超、“艳照女”闫凤娇、“芙蓉姐姐”“凤姐”“伪娘”等话题明星迅速走红,成为人们追捧、崇拜的偶像。大有“明星取代模范,绯闻顶替事实,暴力掩藏和谐,猎奇超越好奇,娱乐覆盖文化,低俗代替端庄”之势。 曾经红极一时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在整改前被作为“三俗”的典型。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马诺 ——“我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笑。” ——“我愿意跟你结婚,生孩子,如果你可以的话。 ” 因《非诚勿扰》走红的马诺败坏了社会的风气。面对全国观众的她不从自己条件出发却想找一个开宝马的有钱人,直接误导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她的炒作似乎也在告诉大家:我这样也能出名! 刘云超 ——“马诺不是喜欢在宝马里哭吗?到我宝马里来哭吧!” 他在节目中宣称自己刚过23岁,父母都是商人,自己银行存款有600万元,拥有3辆跑车(其中一辆是宝马的改装车)。节目中,他多次炫富,发表狂妄言论,反驳女嘉宾的刁难批评,称其女嘉宾虚伪不够诚实,引起很大的争议。在节目中雷人雷语而迅速走红网络。 中国的文化市场,已经在流行快餐文化,可是物极必反,长时间的审美疲劳让此类文化也开始走下坡路,有人评论:中国电台众多,节目翻版雷同者甚多,所以只有看谁笑得最早,没有笑到最后。 网络游戏中的低俗风气 中国青年网公布的绿色度测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3月1日,共测评117款游戏,由于各种原因经专家初评不适合未成年人的游戏有81款,占比近70%。在游戏中含有低俗文字、图片等内容的游戏共发现28款,而某著名游戏公司及其旗下“起点游戏平台”的此类游戏就有19款,所占比例为68%;游戏中设置了偷窥女性底裤等内容的共发现11款,而该公司及其下属平台就有7款,占存在此问题的游戏总数的64%;因管理不力,导致玩家之间相互谩骂,虚假信息大肆传播的游戏共发现5款,都是该公司及其旗下平台上正在运营的,占比例为100%。该公司成了低俗专业户。 迅雷首页弹出的低俗游戏广告(2012.3.4截图) 一款名为《H梦天使系列》的游戏广告 《星辰变》中以“求包养”命名的烟花道具。“包养”在成人世界都是需要批判的道德问题,这样的设置很容易让未成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不正当行为,误导他们的道德观。 游戏《夺宝传世》堪称各种粗口的大汇总,管理员对不雅词汇并未加以屏蔽。 1、公德意识淡漠 2011年10月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再一次拷问着人们的公德意识。“小悦悦”走了,活着的人却并未“解脱”,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大讨论,有大声斥责的,有深刻反思的。 2、“去羞耻化”现象严重 抛弃正当的是非善恶观念,以膨胀的私利为荣辱标准;以不该耻者为耻,不以耻者为耻;放弃自律,追随无耻;对于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的麻木和容忍 市场经济带来了强大的物质繁荣,经济总量日渐强大,但文化发展却与之错位。当我们不能科学地对待来的如此快速物质财富,理想和信仰便出现缺失,追求商业利益成为一切“三俗”文化坚持的法则。人们不再苛责文化产品里是否有对人类社会、理想信念的严肃探讨,更乐意关注这东西品是不是够轻松搞笑、低俗恶搞。另一边,很多从事文艺创作的人视域狭隘,恐惧政治,常常服务于某一特定的利益集团,以图利益均沾。他们对涉及民生等重大问题的题材往往避而远之,作品浮夸。失去群众基础的作品,自然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只能在“三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这场空前的经济浪潮中,经济基础本身可以服务于上层建筑,但二者却没有并驾齐驱。经济对文化的带动和促进并没有找到合理科学的路径,经济在一路狂飙,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产品却失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慢速发展的错位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一开始的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成果固然令人瞩目,但膨胀式的发展必然导致无法做到求细求精。机械化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和批量式的教学使师者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正确的审美启蒙和引导,使得许多学生丧失基本的审美、判断的能力,艺术作品的深度和美感被肤浅的表层感受所取代。这相当于为“三俗”文化间接培养了主体和市场。我们如果再不加强高等教育“精耕自作”,那么“三俗”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