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_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肥东县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_0

肥东县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介绍了肥东县生态农业建设的 发展 历程、工作措施及工作经验等有关情况,针对肥东县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对策;安徽肥东      肥东县位于江淮之间中部,是合肥市的东大门,总面积2 211km2,辖18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08.7万。现有耕地7.6万公顷,主要耕作方式为1稻1油(麦)。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53万公顷,总产量50万吨;油菜4.67万公顷,总产量10万吨以上;小麦2.00万公顷,总产量10万吨左右;蔬菜、瓜果1.87万公顷,总产量40万吨;花生、玉米等其他作物,常年各稳定在0.67万公顷左右。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 963元。   近年来,肥东县认真落实 科学 发展观,通过建设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坚持搞好病虫害综合、达标防治,实施秸秆禁烧,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把建设生态农业放到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1工作措施   1.1着力建设“合蚌路、店白路、梁界路”生态农业示范走廊   “合蚌路、店白路、梁界路”是肥东县中北部地区的主干公路,总长约120km,涉及民族、白龙、店埠、元疃、张集、响导、杨店、八斗、梁园、古城等乡镇。自2003年起,肥东县就在上述3条主干公路两侧各1km范围内建设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在建设示范走廊时,肥东县本着什么适合就发展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土地平整、 农村 道路建设、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村能源等方面全面推进,在实现农村 经济 发展、农业面貌改观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示范走廊内共建设施大棚蔬菜333hm2,建设生态林930hm2,建立花卉苗木基地100hm2,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 333hm2,土地平整2 000hm2,建设沼气池1 000多口,修建村级道路270km。示范区内的民族、响导、杨店、八斗等乡镇通过利用人畜粪发展沼气,利用沼液、沼渣喂鱼种菜,利用玉米秸秆青贮饲喂奶牛,利用生态林改善生态环境等,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面貌。示范走廊已逐渐成为肥东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样板路、生态农业的示范路、农民增收的致富路。   1.2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县共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4万公顷,约占作物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其中,水稻5.33万公顷、油菜4万公顷、小麦2万公顷、蔬菜瓜果1.33万公顷、花生0.67万公顷、其他作物0.67万公顷。二是加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撮镇镇的香葱和草莓、八斗镇的无籽西瓜、民天牌大米、鑫麟驴巴、鑫华肉牛场牛肉等16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元疃镇丰宝鲜蘑菇、天雪牌面粉和大米等4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三是建立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在撮镇镇建立了200hm2蔬菜标准化核心示范区,集中在李六和旭光两村,主要品种为香葱。在民族乡的民族、大塘、山王村建立大棚蔬菜核心示范区133hm2,主要品种为辣椒、番茄、黄瓜等。在石塘镇建立了“双低”优质油菜标准化核心区2 667hm2,涉及石塘镇20个村。蔬菜核心示范区基本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民族、镇镇核心示范区由当地乡镇政府聘用技术人员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农药,杜绝了禁用农药的使用,两核心区都获得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石塘镇优质油菜核心示范区全部进行了统一供种,通过招标,由供种 企业 将种子送给农户,统一指导农户种植,农技人员分村组织技术培训,培训入户率达85%以上。四是实施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在全县380个村(居)建立了粮食作物平衡施肥示范区,每年示范面积1.33万公顷,平均增产1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在全县20个乡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67万公顷,肥料利用率提高近10%,节本增效400多万元。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每年县农业部门都对主要蔬菜基地和县城主要农贸市场及超市蔬菜样品进行检测,检测样品近2 000多份,平均每15d抽检1次,同时接受农业部和市农委对全县蔬菜样品的抽检,抽检合格率一般在98%左右。   1.3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达标防治   一是坚持准确测报。县农业部门及时发布病虫草害防治情报,分类指导防治。对达到防治标准的作物主要病虫害提出防治意见,对没有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害则明确提出不需防治,以减少农药污染。二是由农业部门推荐使用农药。县农业部门对防治某一种病虫害提出主要使用农药,没有推荐的农药则不提倡防治。2006年,肥东县在稻飞虱大发生时,就明确提出选用毒死蜱等农药防治稻飞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避免了盲目用药。三是基本杜绝了六六粉和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花生上的使用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