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育权
生育权 定义:1974年联合国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世界人口会议通过的《世界人口行动计划》对生育权作了经典性的定义:“所有夫妇和个人享有自由负责地决定其子女数量和 间隔以及为此目的而获得信息、教育与方法的基本权利;夫妇和个人在行使这种权利的责任时,应考虑他们现在子女和未来子女的需要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责任。 生育权的内容 生育权的演进 生育权的限制 计划生育 我国的相关法条 1992年颁布实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第四十七条规定了“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国外相关法条 墨西哥民法典婚姻编第162条第2款规定:“每个人都有权以自由、负责、和明智的态度,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和间隔。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根据配偶双方共同协议来行使这种权利④。 美国婚姻家庭法的相关规定则要求,通奸姘居生育子女的,过错方和第三人应负相应的经济损失或精神创伤的赔偿责任,如果夫妻一方拒绝生育,从而导致他方为了人种延续这一崇高目的的(无法实现).另一方则自然可以诉请离婚 侵害生育权的救济 外部侵权 内部侵权——对配偶生育权进行干涉 内部侵权,来自配偶间的侵害,包括强迫生育、强迫堕胎、拒绝生育、擅自堕胎等。 案例一 妻子有无自行堕胎权 唐某(女)与代某(男)于1998年12月登记结婚。2000年6月,唐某已怀孕3个月时,双方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唐某因气愤而离开代某回娘家生活, 随后到医院做了中引手术,代某得知后要求唐某因擅自堕胎行为侵害了代某的生育权,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 案例二 今年47岁的王玉明与杨丽娟(化名)认识,当年4月两人登记结婚。双方签订协议:“妻在两年内怀孕生子,如违反,赔偿侵害男方生育权安慰金78500元。” 后杨丽娟通过各种服用药物等手段不要孩子,并提起离婚。此时王玉明因此将妻子告上法院。索要赔偿。 小结 在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前提下,对于生育权的行使应当属于对婚姻生活内容的一个重大的认识。 生育权离开了男女一方都无法行使,因此双方均有生育权。但由于男女生理上的特殊性,我国的法律在现阶段明确规定了保护妇女生育权,保护妇女生育自由的法条。 但是,这种法律的规定,我认为不是一种强行法。它应该允许当事人进行协商。将这种矛盾留待到婚后采用离婚等方式解决,代价只有更大。同时我们要肯定对这种合意协定的法律效力。 * 生育权的性质 传统观点认为:生育权是身份权 1是男女双方基于合法的婚姻基础而享有的决定是否生育子女以及如何生育子女的自由。 2生育权本身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与特定的人身—妻子、丈夫不可分离,离开任何一方,生育权就不能存在。同时她是丈夫与妻子的专有权利,因此生 育权是属于身份的范畴,是配偶权的一种。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第十七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现实法条的逆向推导,而非生育权的本质 1.自由而负责地决定生育子女的时间、数量和间隔的权利。 2.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公民有权利选 择生育与不生育,不生育也不应当受到歧视。 3.在生育权问题上夫妻之间享有平等的权利。从理论上说,生育是男女双方的共同行为,不可能依靠单方实现,因此,一方不能强迫另一方实现这个权利,这个权利应当是以双方协商为基础的,两个人共同的意愿才能实现。 生育权的性质 生育权的性质:人身权中的人格权 2. 夫妻一方也有决定不生育的自由 人格权 1.不婚者选择不生育 3.1974年《世界人口行动计划》则进一步将生育权规定为“所有夫妇和个人”都享有的基本权利。 4.生殖技术的发展 1.自然生育 2.生育义务阶段 3.生育权利阶段 生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汉初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古代的“七出”制度就有一条:“无子,去。” –————针对女性的义务 人类当然不可能通过有意识的方法避孕,客观上也没有掌握可供避孕的技术条件,生育处于无意识无规范无控制的自然生育状态。 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的提高必将提高人类自身自由 生育人口太多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导致强制性义务的解除 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防老无需养儿 生育权不是绝对的,它不仅受个体自身条件的限制,还受本国国情、政策的限制,它同其他民事权利(如所有权)一样,应在一定范围内行使。 a、数量上的限制,如在我国、印度、孟加拉国等人口较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限制有生理疾病的人不能结婚; b、质量上的限制,即为“优生”政策,国家通过婚前检查、禁止或限制一定人群(如强制传染性疾病或有遗传缺陷)的结婚; c、性别选择限制,国家不允许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维护性别比例的平衡; d、生育方式的限制,对借腹生子及克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