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_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_0

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 英文 摘要】 Starting with the flow of rural poulation into urban areas, parative approach to studyurbanization in modern China. Arguing that urbanization inmodern hina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West, theauthor makes three observations:1)migration to urban he West was due to the ”pull”of the city, while Chineseurbanization was due to the ”push”of the countryside; 2)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 was coincidental  withindustrialization,and the two phenomena spiraledupward, whilEin China urbanization was not tied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sometimes occurred without it;3)urbanization in modern Chinahas propelle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oth ruraland urban areas,but with much moresuffering and at greatercost.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social character resultingfrom the “semi-feudal and semi-colonial China”determined the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in modern China. 【正文】   城市化是近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 社会 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然而,作为一个 历史 范畴,城市化又必然受到社会 政治 、 经济 、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正如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 发展 道路一样,城市化也会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样的。   近代 中国 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西方模式相去甚远,它是在中国 自然 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中展开的,也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展开的。对于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发展而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完全是一种外在的因素,“正象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255页。)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 影响 ,中国近代城市化不仅不可能处于那种自身和独立发展的形态,而且必然带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在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展开的城市化运动又是一个畸变多态步履维艰的社会变迁过程,停滞不前的生产力水平,发育不全的商品经济,落后保守的传统意识,频仍不断的天灾人祸等都可能成为制约城市化正常发展的因素。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特征。 城市化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如果说, 农村 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城市化发展的必要历史前提,那么,这种流动也是 工业 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历史条件。“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两个过程互为因果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中的关系却又十分复杂。城市化和工业化都离不开人口的增加。”(注:(澳)约翰· R·拉瓦蒂(John·R·Laverty):《城市革命》,转引自《国外城市 科学 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36页。)近代中国城市化有何种特征?城市化对城乡社会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城市化与工业化处于何种关系?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 问题 。 一、 半殖民地的“推拉力”模式   “推拉力”模式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人口流动过程中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一般认为,这一人口流动模式的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英国人口学家 E·G·雷文斯坦(E·G·RavenstEIn)。1885年、1889年雷文斯坦先后发表两篇“人口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