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_0
重庆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城市在区域 经济 发展 中具有增长极作用,但是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依赖于区域发展特征。本文旨在 分析 重庆市城市体系发展的差异及重庆市都市区在区域经济中的效应,对重庆市如何发挥城市经济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经济; 区域差异; 效应
[Abstract] The city play the growth pole in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but the urban economy impetus function to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relies on the reg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Chongqing city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Chongqing metropolis area in region econom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to developing the urban economy to impetus entire region development
Key word: Urban economy; Region difference; Effect
城市是人类 社会 经济活动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进步方面,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流作用。城市功能的日益发展与完善,不但使其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佩鲁的增长极 理论 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各个地方同时出现,而是首先出现在不同强度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美国学者尼克尔斯直接把增长极定义为“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 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面积8.24万km2,人口3144.23万,其中农业人口2358.4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2004年) 。重庆市不仅在四个直辖市中城市化水平最低(表1),而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2)。重庆市的二元经济结构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大城市与大 农村 并存,大 工业 与大农业并存,在西部探索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道路,是重庆面临的一项 历史 重任。
表1 重庆直辖市成立时四城市城镇化率水平(1997年)
人口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总人口(万人) 1216.7 1305.5 899.8 3042.9
非农人口(万人) 722.7 943.1 515.4 594.6
城镇化率(%) 59.4 72.2 57.3 19.5
表2 重庆市城镇化率与全国水平比较
年份 全国 重庆市
总人口
(万) 城镇人口
(万) 城镇化率(%) 总人口(万) 城镇人口(万) 城镇化率
(%)
1980 98705 19140 19.39 2664 373 14.00
1985 105851 25094 23.71 2768 457 19.51
1990 114333 30195 26.41 2920 492 16.85
1992 117171 32175 27.46 2950 511 17.32
1994 119850 34169 28.35 2985 545 18.26
1996 122389 37304 30.48 3022 577 19.09
1998 124761 41608 33.35 3059 614 20.07
2000 126743 45906 36.22 3091 660 21.35
资料来源: 中国 人口统计年鉴2003;重庆统计年鉴2003
1、城市体系特征分析
城市在区域内部的规模可以通过城市指数来反映,城市指数可用首位城市与其他较大城市相应数值构造。本文选取三城市指数,它是指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第二、第三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总和之比,它反映了城市体系中除首位城市以外的其它高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或大城市的发育状况。(注:万州、涪陵为人口数仅次于重庆主城区的城市。)
表3:重庆市2000—2004年三城市指数(人口单位为:万人)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万州 155.06 153.95 153.10 151.49 150.67
涪陵 104.36 103.15 102.63 100.88 100.67
主城区 634.36 638.30 644.20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五 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指导 专练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doc VIP
- TCSAE-功能型无人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VIP
- 机械制图与CAD基础习题集第2版包玉梅习题答案.pdf
- FZ_T07037-2024《纺织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计算方法》.pdf VIP
- 《企业财务会计习题与实训(第5版)》课后参考答案1-4章程运木.doc
- 人才素质盘点方案.pptx VIP
- 2023天健校招笔试题型.pdf VIP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二)(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一)(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天健笔试押题校招.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