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要点

第2章 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 第一节 发酵生产用原料及培养基的处理 第二节 培养基的选择和确定 第三节 培养条件的确定 第四节 淀粉质原料的处理 第一节 发酵生产用原料及培养基的处理 微生物发酵其本质,可以理解为物质形式的转化过程,就是利用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底物转化成特定的产物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是工业化需要解决的: (1)产物的社会效益, (2)物质转变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低价值的原材料、低能耗等 一、原料的定义 原先:凡是含有可发酵性糖或可转化为发酵性糖的物料。 现在: 用来转化人们所需产物的主要物料。 二 选择原料的依据 1. 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工艺条件的核心:微生物 不同 微生物 可利用的原料不同,如酒精发酵。 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无抑制作用的物质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无有害物质 2. 满足生产管理和经济上的要求 (1)原料资源要丰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求原料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多,蛋白质含量要适当,适合微生物的需要和吸收利用。 (2)便于收集和运输,贮藏 (3)从产品的成本角度,综合原料的价格,加工过程经常性消耗等,并尽可能采用非粮食原料。 (4)产品的用途不同,选择的原料就不同 3. 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 原料的种类 常用的或具有潜在能力的原料有(不包括特殊产品的前体): 1 淀粉质原料(粮食原料) (1)薯类原料: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等。 (2)谷类原料: 高粱、玉米、大米、谷子、大麦、小麦、燕麦、黍和稷等。 2 糖质原料: 葡萄糖,麦芽糖等 废糖蜜:甜菜、甘蔗 淀粉水解糖 3 纤维质原料: 世界上含量最大的一类资源。 包括:森林,木材工业下脚料,农作物秸杆, 城市纤维垃圾,工业下脚料等。 4 石油化工产品 乙酸,甲醇,乙醇等 5 其他 亚硫酸低浆废液, 野生植物 橡子仁、葛根、土茯苓、蕨根、石蒜、金刚头、香符子等。 乳清 发酵原料的预处理 原料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1. 淀粉——利用前需变成糊精或葡萄糖 方法:酸水解(高压、耐酸)、酶水解法 2. 糖蜜——加热杀菌和用水冲稀,也可加酸处理后再补充无机盐 3. 碳氢化合物:石油脱蜡——一定馏分的石油经冷却脱蜡而获得的凝固点在-10℃的油,加入适量无机盐进行接种发酵 发酵工业节约粮食的途径 1 抓发酵的稳定性和高产量,控制染菌,提高发酵单位和提取效率,使单耗降低,节粮的关键。 2 利用代用品,如废糖蜜,葡萄糖废母液,工业用葡萄糖等。 3 转换, 开拓新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4 废物利用与污染的治理相结合。 培养基(medium) 定义:应科研或生产的需要,由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用的营养基质(混合养料)。 特点:任何培养基都应具备微生物所需要的五大营养要素,且应比例适当。一旦配成必须立即灭菌。 用途:促使微生物生长;积累代谢产物;分离微生物菌种;鉴定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细胞计数;菌种保藏;制备微生物制品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一)培养基组分应适合微生物的营养特点(目的明确) (二)营养物的浓度与比例应恰当(营养协调) (三)物理化学条件适宜(条件适宜) (四)根据培养目的选择原料及其来源(经济节约) 举例: 发酵生产常采用天然成分的液体培养基。而且,经常用野生的植物淀粉、甘蔗渣、秸秆,以及乙醇、醋酸等石化产品代替粮食来配制培养基。 (一)培养基组分应适合微生物的营养特点 即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其对营养物的需求差异很大。如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完全可以(或应该)由简单的无机物质组成。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需要含有一种有机物质,但有机物的种类需适应所培养菌的特点。 (一)培养基组分应适合微生物的营养特点 按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来说,它们所需要的培养基成分也不同: 细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LB (Luria-Bertani) 放线菌: 高氏一号培养基 真菌: 查氏合成培养基、PDA (Potato-Dextrose-Agar) 酵母菌; 麦芽汁 (二)营养物的浓度与比例应恰当 ●浓度过高——微生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浓度过小——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碳氮比(C/N)直接影响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及代谢物的形成与积累,故常作为考察培养基组成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例:谷氨酸生产中? C/N =4/1时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