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整理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史整理要点

原始社会(远古-前2070年) 政治方面 公天下 禅让制 经济方面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纺织技术:萌芽;原料:麻、葛;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冶金技术:早期铜器 陶瓷技术:彩陶、黑陶 商业:远古时代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年) 政治:家天下制度;世官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青铜器;纺织业相当重要;陶到瓷过渡;商业初步发展。 文化:甲骨文;礼乐制度;《诗经》;学在官府。 1.(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2015·上海单科·32)“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政治:春秋争霸,战国兼并;分封制遭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出现郡县的划分。 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土地制度有国有向私有变化;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水利事业发展;人工冶炼铁器;燕下都淬火;商业良好的发展条件;出现市井的商业区;重农抑商政策 文化:百家争鸣;司南;《诗经》《离骚》;具有制作火药原料的知识;小篆。 阶级关系 .(2013·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 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奴隶起义频繁 (2015·海南单科·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6.(2015·新课标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014·北京文综·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政治:春秋争霸,战国兼并;分封制遭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出现郡县的划分。 经济: 农业:铁犁牛耕出现;土地制度有国有向私有变化;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水利事业发展(都江堰); 手工业:人工冶炼铁器;燕下都淬火; 商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条件;出现市井的商业区(战国);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变法) 文化:百家争鸣;司南;《诗经》《离骚》;具有制作火药原料的知识;小篆。 《吕氏春秋》 商周时期,广泛使用木炭 (2015·新课标Ⅱ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