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血压病的防治.doc
浅谈高血压病的防治
现在,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多,而高血压又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和危险因素,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社会人群的知晓率是必要及迫切的。
1定义和诊断标准
1.1定义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高压;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低压。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2诊断标准
如果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高的分级为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低于140/90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须明确的是,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从指导 治疗 和判断预后的角度,对高血压患者作了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1、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岁;2、吸烟;3、血胆固醇大于5.72mmol/L;4、糖尿病;5、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小于65岁,男性小于55岁);6、左心室肥厚、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7、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8、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疾病。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1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也可有视物模糊、鼻出血。一般缺乏特殊的表现。约1/5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中或发生并发症时被发现。一般血压在夜间低,早晨起床活动后血压升高。听诊时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病人可在颈部或腹部听到血管杂音。其中,急进型高血压者,舒张压持续≥130mmHg,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
2.2并发症
2.2.1高血压危象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极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靶器官缺陷血症状。
2.2.2高血压脑病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原因是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
2.2.3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2.4心力衰竭
2.2.5慢性肾功能衰竭。
2.2.6主动脉夹层,也是猝死的病因之一。 3实验室检查
应常规检查尿常规、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肾功能、血尿酸和心电图。特殊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率变异、踝/臂血压比值、动脉弹性功能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浆肾素活性。
4 治疗
4.1治疗目的与原则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其治疗措施必须是综合性的。1、体重:BMI小于25;每人每日食盐量小于6克;每日每人吃新鲜蔬菜400-500克,喝牛奶500毫升,以补充钾和钙;减少脂肪摄入;限制饮酒;低或中等强运动:如慢跑、步行,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2、中度高血压及以上病人,合并糖尿病及已有并发症和靶器官损害;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控制未有效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
血压控制目标值一般在小于140/90mmHg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者应小于130/80mmHg;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应收缩压在140-150mmHg,舒张压在小于90mmHg,且大于65-70mmHg。
4.2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有五在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治疗方案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2级高血压患者,开始时就可合用2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比较合理的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是:
(1)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
(2)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3)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
(4)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三种降压药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除有禁忌证外必须包含利尿剂。
联合治疗后,一般可使病人在治疗后3-6个月内达到血压控制目标值。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降压治疗。在血压平控制1-2年后,可以据需要逐渐减少降压药品种类与剂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