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脾饮加减治疗春瘟的临床体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脾饮加减治疗春瘟的临床体会.doc

  清脾饮加减治疗春瘟的临床体会 【关键词】清脾饮 治疗 流感乳蛾风热眼咳嗽腹泻 清脾饮源于《济生方》,清脾饮组成:青皮、川朴、白术、草果、柴胡、茯苓、黄岑、法夏、甘草。具有和解表里、健脾化痰湿之功效,适用于湿温病,热重寒轻,胸膈痞满,不思饮食,口苦咽干,心烦渴饮,小便黄赤,脉弦数等。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清脾饮治疗甲型H1NI流感、乳蛾、风热眼、咳嗽、腹泻收到良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1流感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李某,女,16岁,2009年4月25日因鼻塞流涕,头痛全身不适,自服感冒灵2天未效,4月27日病情加重,恶寒、发热、胸脘痞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门诊就医。体查:T38.6℃,P120次/分,R28/分,BP110/72mmHg。皮肤灼热干燥,咽喉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20次,心律整齐,X光胸片右肺纹理增粗,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血常规mHg。皮肤灼热,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充血,咽后壁泸泡增生,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20次,心律整齐,X光胸片正常,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阴性,血常规mHg。视力OD5.2、OS5.2,球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粘稠多,巩膜下小量点状出血,角膜正常,眼底正常。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风热眼(暴风客热)。 治则:清热泻火,疏风清热。 处方:柴胡10g,法夏12g,黄岑15g,川朴12g,茯苓15g,白术12g,青皮10g,野菊花20g,栀子15g,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三碗水煎至一碗,分两次温服。 [按]本案时令春夏之季,时感风热眼,暴风客热,感受时气邪毒,发病较急,易相互传染,甚至广泛流传,《温疫论》古人云:“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方中柴胡、黄岑、法夏解表和里,野菊花、山枝子、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川朴、青皮、茯苓、白术理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服药三剂痊愈。 4咳嗽 钟某,男,75岁,2008年12月26日门诊。自诉:5天前因劳累着凉,咳嗽气紧,经西药抗炎止咳 治疗 ,效果不明显,转诊中医治疗。病史:患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遇劳则发。今咳嗽气促,寒热往来,痰多粘稠,胸闷纳呆。体检:体温38℃,双肺可闻干性啰音,右肺伴有小许湿性啰音,舌质淡红,边齿印,苔薄黄腻,脉滑数。 诊断:咳嗽(痰湿蕴肺型)。 治则: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处方:柴胡10g,黄岑15g,法夏12g,党参12g,川朴12g,青皮6g,茯苓15g,白术12g,括蒌15g,杏仁15g,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三碗水煎至一碗,分两次温服。 [按]本案素有慢性咳嗽10年史,因劳累着凉旧病复发,肺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发病,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咳嗽气紧,外邪袭肺,肺气壅遏,热灼津液成痰,痰液蕴肺故痰多粘稠。方中柴胡和解退热,黄岑善清肺热,括蒌、杏仁清热化痰,法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厚朴消痞除满,降逆平喘,青皮燥湿导滞,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扶正祛邪,痰从湿生,痰从脾化。进药一剂热退,咳嗽减轻,首上方党参30g再进三剂咳嗽已平。 5腹泻 刘某,女,51岁,2009年3月12日因发热、寒战就诊,诊拟:感冒,肠伤寒?痢疾?使用抗病毒、氯霉素、治疗两周,未见明显效果,邀请中医会诊。患者体型较肥胖,精神疲惫,大便日行6次,粪便恶臭,发热、恶寒、体温39.5℃,不思饮食。查阅病历:ALT112U/L、CCTP50U/L、血常规mo1/L;肥达氏阴性、大便常规正常、心电图正常、胸片双肺纹理增粗,B超示肝、胆、脾正常。舌质红,舌苔厚腻,脉滑数。 诊断:湿热泻(表里同病)。 治则:清热祛湿,透解表里。 处方:柴胡12g,黄岑15g,法夏12g,川朴12g,青皮12g,茯苓15g,白术12g,草果10g,甘草5g,白头翁30g。 用法:每日1剂,三碗水煎至一碗,分两次温服。 [按]缘患嗜食肥甘厚腻,感受湿温之邪,湿热是腹泻的病因,湿热合邪,热处湿中,湿居热外,湿邪热邪为患,更为复杂;古人薛生白说:“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证属外感湿邪,湿阻气机,郁积化热,表里同病,治以宣通气机,清热化湿。方中以柴胡透达表里之邪;黄岑、白头翁清泄胃肠湿热;草果、青皮芳香辟秽浊破痰结化湿;法夏、川朴燥湿健脾,理气和中;茯苓、白术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服药一剂热退至37℃,再进两剂病愈出院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