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着百部—(第59卷)农桑辑要.pdf

传世名着百部—(第59卷)农桑辑要.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传世名着百部—(第59卷)农桑辑要.pdf

农桑辑要 (简体字版) 成书及版本 中国元代初年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 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 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因系官书,不 提撰者姓名,但据元刊本及各种史籍记载,孟祺、畅师文和苗好谦等 曾参与编撰或修订、补充。本书在元代曾重刊多次,但以后流传 的版本是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的。 1979 年上海图书馆影印出版了馆藏元刊大字孤本,发现流传版本 错漏颇多,应以元刊本为准。 主要内容 全书共 7 卷,6 万余字。内容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蚕桑并 重。 卷一典训,记述农桑起源及文献中重农言论和事迹; 卷二耕垦、播种,包括总论整地、选种和种子处理及作物栽培理 论; 卷三栽桑; 卷四养蚕; 卷五瓜菜、果实; 卷六竹木、药草; 卷七孳畜、禽鱼等。 内容绝大部分引自《齐民要术》以及《士农必用》、《务本新书》、 《四时纂要》、《韩氏直说》等书,虽系摘录,但取其精华,摒弃 zfs_liumiao 第 1/321页 08/16/2010 名称训诂和迷信无稽的说法;其中也有一些文字是出于编纂人之 手,都以“新添”标明。本书在继承前代农书的基础上,对北方 地区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有所提高和发展;对于经济作物如 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尤为重视。这在当时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 农书。 地位 该书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总结,通俗易懂,影响远及国外。 《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在它之前唐代有 武则天删订的《兆人本业》和宋代的《真宗授时要录》,但这两部 均已失传。因此《农桑辑要》是就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zfs_liumiao 第 2/321页 08/16/2010 原序 圣天子临御天下,欲使斯民生业,富乐而永无饥寒之忧,诏立大司农 司,不治他事,而专以劝课农桑为务。行之五六年,功效大著,民间 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农司诸公,又虑夫田里之人,虽能勤身从 事,而播殖之宜,蚕缲之节,或未得其术,则力劳而功寡,获约而不 丰矣。于是遍求古今所有农家之书,披阅参考,删其繁重,摭其切要, 纂成一书目曰《农桑辑要》,凡七卷。镂为版本,进呈毕,将以颁布 天下,属予题其卷首。 予尝读《豳诗》,知周家所以成八百年兴王之业者,皆由稼穑艰难, 积累以致之。读孟子书见其论说王道,丁宁反复,皆不出乎夫耕妇蚕, 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 大哉,农桑之业,真斯民衣食之源,有国者富强之本,王者所以兴教 化,厚风俗,敦孝悌,崇礼让,致太平,跻斯民于仁寿,未有不权舆 于此者矣。然则是书之出,其利益天下,岂可一二言之哉?施于家, 则陶朱、猗顿之宝术也;用于国,则周成、康,汉文、景之令轨也。 又何待夫序引赞扬,而后知其可重哉! 至元癸酉岁季秋中旬日翰林学士王磐题 zfs_liumiao 第 3/321页 08/16/2010 卷一 ○典训【农功起本】《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 种之。”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因天之时,分地 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典语》:“神农尝草别谷,烝民乃粒食。” 《世本》:“倕作耒耜。”“倕,神农之臣也。” 《周本纪》:“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 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尧举为农师。” 《汉·食货志》:“后稷始川田,以二耜为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