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在元祐党争时期的作用及心态探析.docVIP

苏辙在元祐党争时期的作用及心态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辙在元祐党争时期的作用及心态探析

论苏辙在元祐党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逝世,年幼的哲宗即位,反对变法的高后听政,她实行更化政策,重用司马光、吕公著等人,罢废新党及新法。之后,旧党内部又分化,彼此之间相互倾轧,造成北宋后期政局的混乱。关于这一时期党争之性质,历来众说纷纭,柳诒徵王夫之曰:“元祐之政,抑有难于覆理者焉。绍圣之所为,反元祐而实效之也。则元祐之所为,矫熙、丰而抑未尝不效之也。呜呼!宋之不乱以亡者几何哉!”更是将宋之灭亡归咎于元祐党争。苏辙是元祐党争的参与者,在元祐党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元祐年间,苏辙政治地位青云直上,直至宰执之位。入朝之初,苏辙即除为右司谏,担任皇帝耳目之官,他在《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其一中写道:“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这完全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据统计,苏辙在元祐元年二月至十一月担任右司谏其间共上奏章74篇(苏轼同期所上奏章为2篇)。元祐元年九月,苏辙任起居郎,掌记天子言行,十一月升任中书舍人,负责撰拟中书、门下的诏敕,同月又升任户部侍郎,掌国家财政大权,元祐四年,改任吏部侍郎,不久又改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元祐五年,除御史中丞,掌御史台,成为执法之官,元祐六年,升任尚书右丞,掌参议大政,元祐七年,升任门下侍郞。通过苏辙在元祐年间的履历,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元祐年间地位逐年上升,可见其在元祐年间受到朝廷的重用,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苏辙历来排斥党争,熙宁四年,在陈州做官时就在《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孙巨源》一诗中说:“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根。” 《私试进士策问二十八首》中有:“今将略其艺文而取其行义,凡科举之法,所以杜请谒而绝情故者,一切尽废,则奔竞朋党之风必扇于下。”在《欧阳文忠公神道碑》也说:“公乃为《朋党论》以进,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其言恳恻详尽。”在实际行动中,苏辙也能做到不党不群,忠直为国。 一、排斥新党,反对调停 首先,苏辙主张罢废推行新法的执政大臣。元祐初,虽然启用司马光、吕公著,但变法派大臣如蔡确、章惇、韩缜依然位列宰执,因此苏辙在《乞选用执政状》中具书其奸:“谨按左仆射蔡确,憸佞刻深,以狱吏进,右仆射韩缜,识闇性暴,才疏行污,枢密使章惇,虽有应务之才,而其为人难以独任”,且说他们“随时翻复,略无愧耻”,因此请求“免罢确、缜二人”。蔡确时任左仆射,是元丰后期新法主要推行者,也是一系列文字狱罗织者,宋史记载他“确善观人主意,与时上下”,当他觉察神宗开始厌恶王安石时,便不顾王安石荐己之恩,“即疏其过以贾直”。及蔡确为相,“屡兴罗织之狱,缙绅士大夫重足而立矣”。“自知制诰为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皆以起狱夺人位而居之,士大夫交口咄骂,而确自以为得计也。”韩缜时任右仆射,为人残狠,秦人有“宁逢乳虎,莫逢玉汝(按:韩缜字玉汝)”之语,曾割地以予辽:“至是遣缜往,尽举与之,东西弃地七百里。监察御史里行分宁黄廉叹曰:‘分水画境,失中国险矣。’”苏辙连续上奏章乞黜降韩,先后有《乞罢左右仆射蔡确韩缜状》、《乞黜降韩缜状》、《乞责降韩缜第七状》、《乞责降韩缜第八状》等,具书韩缜罪状,其罪状有忘君徇己、不忠不孝、才质凡鄙,性气粗暴、割地卖国等,最后在御使中丞刘挚、谏官孙觉、苏辙、王觌等人的弹劾下“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相对于蔡确、韩缜,枢密使章惇地位要低一些,且与苏辙兄弟有交往,哲宗即位后,“惇与蔡确矫唱定策功确罢,惇不自安,乃驳司马光所更役法”,有取于免役之法,与苏辙所议相似,但苏辙认为他此举不过是使“人人与司马光为敌,但得光言不效,则朝廷利害更不复顾。”同时刘挚、王觌、朱光庭、王岩叟、孙升交章击之,黜知汝州。 苏辙是弹击吕惠卿之第一人。当时“惠卿见正人汇进,知不容于时,恳求散地”,或许正是因为他这种自我流放之行为,使旧党对他放松了警惕,苏辙在《乞诛窜吕惠卿状》中说:“然近日言事之官,论奏奸邪至于邓绾、李定之徒,微细毕举,而不及惠卿”,可见,当时尚无人言及吕惠卿,他认为其原因不过是“盖其凶悍猜忍如蝮蝎,万一复用,睚眦必报,是以言者未肯轻发”。又条奏其奸曰“怀张汤之辨诈,兼卢杞之奸凶,诡变多端,敢行非度,见利忘义,黩货无厌”。并且将青苗、助役法之创立归罪于他,建手实簿法,使得“尺椽寸土,检括无遗,鸡豚狗彘,抄札殆遍”,其在延安,“坏乱边政,至今为患”,“安石之于惠卿,有卵翼之恩,有父师之义”,但“及其权位既均,势力相轧,反眼相噬,化为仇敌”,凡此种种,“犬彘之所不为,而惠卿为之,曾不愧耻”,其弹词颇为激烈。苏辙又有《再乞罪吕惠卿状》、《论吕惠卿第三状》请求将其“投之四裔,以御魑魅”。 《苏颍滨年表》记载 “辛亥,再责惠卿为建武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中书舍人苏轼当制,备载其罪于训词,天下传讼称快焉。 苏辙在对一些奸佞投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