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资料02425.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学复习资料02425

第一章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通、最基本的两个特征。遗传(heredity):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和生物个体各种特性不变;变异(variation):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与变异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相对稳定,也就不存在变异的问题‘没有变异特征物种将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存在遗传的问题。遗传、变异和选择 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生物进化就是环境条件(选择条件)对生物变异进行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中得以保存的变异传递给子代(遗传) ,变异逐代积累导致物种演变、产生新物种。动、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选育(育种)实际上是一个人工进化过程,只是以选择强度更大的人工选择代替了自然选择,其选择的条件是育种者的要求。生物所表现出的性状变异分为:可遗传(heritable)变异和不可遗传(non-heritable)。变异考察生物遗传与变异应该在给定环境条件下进行。达尔文:泛生假说(hypothesis of pangensis) 达尔文在解释生物进化时也对生物的遗传、变异机制进行了假设,并提出了泛生假说,认为: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达尔文也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观点,认为生物性状变异都能够传递给后代。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遗传因子假说认为:生物性状受细胞内遗传因子(hereditary factor)控制。遗传因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遵循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基本规律。这两个遗传基本规律是近现代遗传学最主要的、不可动摇的基础。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遗传学研究生物在少数几个世代繁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遗传、变异现象与规律,生物进化研究生物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规律及发展方向。 第五章 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了。断片:缺失的区段无着丝粒。顶端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外端,某一整臂缺失了就成为顶端着丝点染色体。中间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内段。重复: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顺接重复:某区段按照自己在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顺序重复。反接重复:某区段在重复时颠倒了自己在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顺序。重复区段内不能有着丝粒,否则重复染色体就变成双着丝粒的染色体,就会继续发生结构变异,很难稳定成型。重复和缺失总是伴随出现的。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转移给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之后,它自己就成为缺失染色体了。倒位:染色体某一区段的正常直线顺序颠倒了。臂内倒位(一侧倒位):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一个臂的范围内。臂间倒位(两侧倒位):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粒,即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易位: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相互易位:两个非同源染色体都折断,而且这两个折断的染色体及其断片交换地重接(常见)。简单易位(转移):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少见)。整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染色体组整倍数的个体。多倍体:三倍和三倍以上的整倍体。染色体组的最基本的特征: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连锁群都彼此不同,但它们却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造成不育或性状的变异。同源组:同源多倍体的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不是成对出现,而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成一组。二倍体基因型:AA, Aa, aa同源三倍体:AAA, AAa, Aaa, aaa三式 复式 单式 零式。同源四倍体:AAAA,AAAa,AAaa,Aaaa,aaaa 四式 三式 复式 单式 零式 联会特点: 同源组的同源染色体常联会成多价体。但是,在任何同源区段内只能有两条染色体联会,而将其他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排斥在联会之外。因此,每两个染色体之间的只是局部联会,交叉较少,联会松弛,就有可能发生提早解离。单倍体: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单元单倍体:玉米的单倍体是一倍体(n= x=10)。 多元单倍体:普通烟草的单倍体是 二倍体(n=2x=TS=24)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是三倍体(n=3x=ABD=21)在单倍体孢母细胞内,各个染色体组都是单个的,只能以单价体出现,故高度不育,几乎完全不能产生种子。 单体的存在往往是许多动物的种性,许多昆虫(蝗虫、蟋蟀)的雌性为 XX型(即2n),雄性为XO型(即2n–l) 。缺体一般来源于单体(2n–1)的自交,缺体几乎都是活力较差和育性较低的。可育的缺体一般都各具特征,如小麦,据此可进行基因定位。四体:绝大多数四体(2n+2)是从三体的子代群体内分离出来的。四体的同源染色体数为偶数,在后期Ⅰ容易发生2/2均衡分离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