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英:聪训斋语
聪训斋语
张 英
卷 上
圃翁曰:圣贤领要之语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
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収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暎镫,若
隐若现,见之难而晦之易也。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
可以养之。每见堪舆家,平日用磁石养针,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
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
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每见人栖栖皇皇,觉举动无不碍者,
此必不读书之人也。古人有言:“扫地焚香,清福已具。其有福者,佐以读书;
其无福者,便生他想。”旨哉斯言,予所深赏!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读书者见
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
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名震千古,而当时之忧谗
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苏过跣足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
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饥,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
一平心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氷释。若不读书,则但见我所遭甚苦,
而无穷怨尤嗔忿之心,烧灼不宁,其苦为何如耶!且富盛之事,古人亦有之,
炙手可热,转眼皆空。故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记诵纂集,期
以争长应世则多苦,若渉览则何至劳心疲神?但当冷眼于闲中窥破古人筋节处
耳。予于白陆诗,皆细注其年月,知彼于何年引退,其衰健之迹皆可指,斯不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文端集》卷四十五、四十六。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又字梦敦,号圃翁,又号乐圃,江南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
康熙十六年(1677)入值南书房。康熙三十八年(1699)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历充《国史》、
《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等书总裁官。赐谥文端。撰家训《聪训斋语》、《恒产琐言》两部,
自言“予暑中退休,稍有暇晷,遂举胸中所欲言者,笔之于此。语虽无文,然三十余年涉履仕途,多逢
险阻,人情物理,知之颇熟,言之较亲。后人勿以予言为迂而远于事情也”。曾国藩在书信中屡屡提及《聪
训斋语》,认为“申夫新刻之《聪训斋语》,与吴漕帅所刻之《庭训格言》,不特可以进德,可以居业,并
可以惜福,可以养身却病”;“颜黄门《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张文瑞《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
所以教家者极精。……常常阅习,则日进矣”。
1
梦梦耳。
圃翁曰:圣贤仙佛,皆无不乐之理。彼世之终身忧戚、忽忽不乐者,决然
无道气、无意趣之人。孔子曰:“乐在其中”;颜子不改其乐;孟子以不愧不怍
为乐;《论语》开首说说乐;《中庸》言无入而不自得;程朱教寻孔颜乐处;皆
是此意。若庸人多求多欲,不循理不安命,多求而不得则苦,多欲而不遂则苦,
不循理则行多窒碍而苦,不安命则意多怨望而苦,是以局天蹐地,行险徼幸,
如衣敝絮行荆棘中,安知有康衢坦涂之乐?惟圣贤仙佛,无世俗数者之病,是
以常全乐体。香山字乐天,予窃慕之,因号曰“乐圃”。圣贤仙佛之乐,予何敢
望!窃欲营履道,一丘一壑,仿白傅之,有叟在中,白须飘然,妻孥熙熙,鸡
犬闲闲之乐云耳。
圃翁曰:予拟一聫,将来悬草堂中:“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其语虽俚,却有至理。天下佳山胜水、
名花美箭无限,大约富贵人役于名利,贫贱人役于饥寒,总无闲情及此,惟付
之浩叹耳。
圃翁曰:唐诗如缎如锦,质厚而体重,文丽而丝密,温醇尔雅,朝堂之所
服也;宋诗如纱如葛,轻疎纎朗,便娟适体,田野之所服也。中年作诗,断当
宗唐律;若老年吟咏,适意阑入于宋,势所必至,立意学宋,将来益流而不可
返矣。五律,断无胜于唐人者,如王、孟五言,两句便成一幅画。今试作五字,
其写难言之景,尽难状之情,髙妙自然,起结超逺,能如唐人否?苏诗五律不
多见,陆诗五律大率非其所长。叅唐宋人气味,当于五律见之。
圃翁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