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复习_27790189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量子复习_277901893

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测不准原理) 驻波-量子化 描述:波函数(几率波),算符 go 薛定谔方程 特例(势阱,势垒) go 黑体辐射 光子 粒子的波动性 单电子干涉 粒子,反粒子 核 原子 分子 固体 激光 核 模型-壳层模型,液滴模型,费米气体模型,集体运动模型 核磁共振-核能级,核自旋,核磁矩。 外磁场中核能级的精细结构。 核放射性- 描述衰变的物理量: 粒子 分类 费米子,玻色子;强子,轻子,媒介子 夸克(u,d,s,c,b,t)和轻子构成整个物质世界。 场与粒子。真空——所有场都是基态。 原子 1. (n,l,ml,ms)-能量,角动量,角动量投影,自旋 0≤l≤n-1,-l ≤ ml ≤l。En=E1/n2,L2=l(l+1)?2,Lz= ml ?,Sz= ms ? 2. 泡利不相容原理,电子的壳层分布(每层可以容纳的电子数) 3. 自旋-轨道耦合(斯特恩-格拉赫实验) 自旋-磁矩-磁场中受力-附加能量 4. 碱金属 量子数亏损,精细结构 原子 5. 跃迁,光谱结构 氢原子里德堡方程 ,玻尔的定态解释 X射线 X 射线线状谱的标识作用。 光学线状谱(有周期性):价电子跃迁 X 射线谱 (无周期性) 连续谱:韧致辐射 线状谱:内层电子跃迁 原子光谱 分子 带状光谱结构 分子能级结构示意图 ?Ev : 10-2—10-1eV v = 0 v = 1 v = 2 ?Er : 10-3—10-5eV ?Ee : 10-1—101eV E r r0 r0? 固体 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能带结构 1)能级分裂, 2)电子在周期势场中运动 满带,不满带,空带,禁带,价带 导体和绝缘体 半导体 单向导电性 离子间距 a 2P 2S 1S E 0 能带重叠示意图 空带 空带 p-n结 施主能级 受主能级 满带 满带 激光 1. 吸收 自发辐射 受激辐射 W12 A21 W21 —— 爱因斯坦系数 2. 粒子数反转 激活物质(三能级) 泵浦(激励能源) 3. 光学谐振腔 增强光放大,单色性,方向性 半导体激光器 —— 同质结 * 再 见! 普朗克公式 维恩位移定律 斯特藩-玻尔兹曼 瑞利-金斯 维恩 ?/1014Hz M? (10 - 9 W/(m2? Hz)) 0 黑体辐射 黑体 ——能完全吸收各种波长电磁 波而无反射的物体 辐出度M? ——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 表面发出的频率在? 附近单位 频率间隔内的电磁波的能量。 1. 实验规律 ① 光强 I 对饱和光电流 im的影响:在? 一定时,im ?I ② 频率的影响: 截止电压 Uc=Kn-U0 与 I 无关;存在红限频率 n0 =U0 /K ③ 光电转换时间极短 10-9s 。 2. 波动理论的困难在于不能解释以上②、 ③ 光子 光子 光电效应 波动性特征: 粒子性特征: 康普顿研究了X射线在石墨上的散射 实验规律: 光阑 X 射线管 探 测 器 X 射线谱仪 晶体 ?0 散射波长?,?0 石墨体 (散射物质) j ? ? ?0 e ? m0 自由电子(静止) 能量守恒 动量守恒 反冲电子质量 物质波 一个能量为E、动量为 p 的实物粒子,同时也具有波动性,它的波长?、频率? 和 E、p的关系与光子一样: 与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 — 德布罗意波长 爱因斯坦 — 德布罗意关系式 返回 一个一个电子依次入射双缝的衍射实验: 70000 3000 20000 7个电子 100个电子 底片上出现一个个点子?电子具有粒子性。随着电子增多, 逐渐形成衍射图样? 来源于“一个电子”所具有的波动性, 而不是电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尽管单个电子的去向是概率性的,但其概率在一定条件下(如双缝),还是有确定的规律的。 玻恩(M.Born):德布罗意波并不像经典波那样是代表实在物理量的波动,而是描述粒子在空间的概率分布的“概率波”。 其他实验 ▲ 戴维孙(Davisson)革末(Germer)实验(1927) ▲ 汤姆孙(G.P.Thomson)实验(1927) ▲ 约恩孙(Jonsson)实验(1961) 返回 海森伯(W. Heisenberg)1927年由量子力学导 出了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