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外交保护制度的人本化转向.pdf
外交评论 2012 年第 1 期 I 127
试析外交保护制度的人本化转向
贾晓盼
摘 要 在当代国际法中,外交保护制度巳演变为人权保护的重要工
具。国际法委员会拟定的《外交保护条款草案》扩大了外交保护的范围,放
宽了外交保护的条件,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发展。国际法的人本化构成了这
种转变的宏观背景,关于瓦特尔拟制的讨论及该领域的国家实践则直接
推动了外交保护人本化的最终实现。外交保护制度的这一转变与国际人
权法、国家责任制度形成互动,并对中国的外交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外
交保护制度的人本化具有系统性、过程性及实践性等特征。
关键词 外交保护制度 人本化 《外交保护条款草案》 人权保护
国际法委员会
在全球化时代,频繁的国际交往使得参与交往的各主体间的利益日趋复杂,海
外利益的有效维护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①而作为利益协调的重要手段,国际法
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中,外交保护作为一项国际法制度经过漫长的发
展与演变,对一国保护其国民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与此同时,国际法理论及
实践中的人本化转向日趋明显,为外交保护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正是在此种背
景下,国际法专家在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框架内就外交保护的慨念、性质、条件等
• 贸晓盼.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学生{北京 10(037) 。
① 海外利益为一国外交保护的对象。苏长和敏搜将海外利益划分为存在于他国主权范围内的利益及在
国际公共空间下存在的利益。外交保护涉及的通常是前者。关于海外利益的界定.参见苏长和:(论中国海外
利益),(1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 年第 8 期,第 13-20 页;万霞:(外交保护国际制度的发展及演变),(国际观
察),2009 年第 2 期.第 14-20 页。
③ 外交保护权被认为是国际法下国家.Il为古老的权利之-. Annemarieke Vermeer-Kunzli , H Re8tricting
Di8cretion: Judicial Review of Diplomatic Protection , Nordic Journal ollnternational Lalll , Vo l. 75. No. 2 , 2006 , p.
279. 关于外交保护制度的历史演进,参见 A/CN. 4/484 , (有关外交保护的初步报告);般敏:(外交保护法律制度
和中国)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第 12一18 页;ChittharBnjBn F. Amera8inghe , Diplomatic Protection , Ox-
fo时,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8 , pp.8-20。
128 I 外交评论 2012 年第 1 期
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①并于 2006 年在第62 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外交保护条
款草案》②(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在对国际法实践中的传统规则进行编慕的同
时,对部分尚未获得习惯法规则地位的做法进行了总结。
基于此,本文将尝试对外交保护制度人本转向的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其产生的
背景与成因,并进而探讨其对相关国际法制度以及中国外交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并
在此基础上对外交保护制度人本化转向的特性进行归纳。
一、外交保护制度人本化转向的表现
《外交保护条款草案》在对外交保护制度传统做法进行总结的同时,基于人权保
护的目的,对外交保护制度进行了发展。这些发展集中体现为外交保护制度的人本
化转向,具体而言,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外交保护的范围、条件及性质三个方面。
( -)外交保妒范围的扩大:无国籍人和难民的外交保护
传统外交保护的对象只限于一国国民。③但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对元国籍
人及难民的权利维护,针对这两类主体的外交保护成为《草案》起草中的一项重要
内容。
早在 1930 年海牙编篡会议上,荷兰就建议确认侨居国保护难民的权利,但并未
被采纳。③此后,先后订立的关于难民和元国籍者的公约也未能令人满意地处理外
交保护问题。③ 1951 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虽然在其第五章广泛规定了难民保
护中应采取的行政措施,并特别规定了对难民的行政协助,⑥但一方面这种协助被认
为是不全面的,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一新生入学数学摸底测试题.doc VIP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文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291题).pdf VIP
- 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护理.pptx VIP
- 苏G9401 12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冷扎带肋钢筋).docx VIP
- (2024秋新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1.2探索智慧温室大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docx VIP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综合知识)》真题卷(附详细解析).pdf VIP
- 14449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电子教辅.pdf VIP
- 日产-贵士-产品使用说明书-贵士 2014款-VLJALPZE52EX7DE5-GUEST用户手册.pdf VIP
- 皮肤科简介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