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3国演义》的悲剧性
浅论《三国演义》的悲剧性
——以蜀汉主要人物为例
作 者:冯 盼
指导老师:周全田
摘要:《三国演义》中蜀汉集团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各自演绎出人生的命运悲剧。追溯其悲剧之因,既有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也有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和弱点。这些人物的悲剧,又使整部作品笼罩着浓重的悲剧气氛。
关键词:三国演义;悲剧;诸葛亮;刘备;关羽
《三国演义》一度被称为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 所谓悲剧,即将美好的事物毁坏了给人看。正如黑格尔所说悲剧人物的灾祸如果, R ]) \$ } [4 k m% r要引起同情,他就必须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意蕴和美好品质,……只有真实的内容意蕴才4 z, g5 P l V1 @5 u能打动高尚心灵的深处。如果说整部《三国演义》是一场历史沧桑的大悲剧,那么它则7 H }* @ s3 r, o- W是由一个个英雄人物的悲剧人生贯穿而成的。有多少志士谋臣为他们的理想,为他们所信奉的忠义而不辞辛苦,四处劳顿,甚至不惜生命。是由于这些悲剧人物的悲剧体验和人生实践,才使得整部小说充满着情感的冲动与理智的压抑,悲剧情绪显得异常真实而复杂。蜀国是三个国家中势力最弱小的一个,同时也是最先覆灭的一个,但是从开始的桃园结义到最后的彻底败亡,它被赋予的期望却最大,民众也最为拥护。蜀军弃樊城欲取襄阳之时,刘备不忍心抛下百姓,让有愿意追随者同去。不想两县之民齐声大哭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百姓扶老携幼,官民一起渡河,两岸哭声不绝。刘备见到百姓遭受苦难,将责任归咎于自己,欲投江而死。刘备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礼遇贤臣,爱民如子,遇事不独断专行,总是先征询谋士的意见,因而才有那么多的忠臣义士为之死节。可有的时候,在情感和理智之间,再贤明的人也会失去抉择的标准,从而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场合作出错误的选择,刘备也不例外。关羽被害,他要起倾国之兵为二弟报仇雪恨。先是赵云谏曰:“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这样的劝谏可以说情真意切,完全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可刘备对此竟置之不顾,说:“孙权害了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皆有切齿之仇,啖其肉而灭其族,方雪朕恨!”足以见刘备对孙权的仇恨,也可看出他是如何看重与关羽之间的情意。如果说是因为赵云的地位不高,刘备才不愿听取他的建议的话,那么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他在蜀国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诸葛亮得知刘备要发落劝谏的秦宓,就立即上书替秦宓求情,令人想不到的是刘备竟将表掷于地上。君主不听金石之言,最终酿成悲剧结局。白帝城托孤时,刘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检讨到:“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他徘徊于手足之情和国家大义之间,最后选择了前者,这是非常艰难的抉择,也正因为这种抉择的难以两全,才会产生无法弥补的遗憾。用情感压抑理智,“历史往往是悲剧的,以‘情’和‘义’为出发点,却换来了悲剧的结果。”同时这种抉择恰恰又符合刘备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因而使悲剧情绪深沉而浓郁。重小义而不顾大义?” [12]总之,曹操全军早已士无斗志,更无战斗力可言了。这时华容道上的伏兵就具有歼灭残军.收拾战场的意味了。而在这条山僻路窄的华容道上确实埋伏着一支有着立意决战的精兵猛将的队伍。他们以逸待劳,在这场不战而胜的对峙中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要擒住曹操简直是易如反掌。但偏偏奉守华容道的大将就是当年曾投降曹操.又颇受其“新恩”的关羽。在义和忠之间,他还是选择了义,而这乃是他出于个人的小义去考虑的,正是这个选择断送了他的“大义”。
(二)骄而自矜的悲剧性格
别林斯基强调悲剧的必然性。他说:“偶然的事件,例如一个人出其不意的死亡,或者其它未能预料到的与作品主要思想没有直接关系情况下,都不能在悲剧中占有地位。”[13]也就是说,悲剧不是由什么偶然因素构成的,它是一种必然。一出悲剧之悲就在于有价值的东西最终被毁灭。作为一个悲剧性人物,关羽人生悲剧的价值就在于他自己的毁灭。而且这种毁灭在很大程度上又恰恰是由于关羽自己性格上的弱点造成的。
诚然,关羽是一个绝伦超群的名将。但也因为如此,关羽是骄傲的,并且这种骄傲情绪随着胜利在不断地滋长着。诸葛亮可以说早就看出了关羽的这个性格上的缺陷,他用“刚而自矜”四个字来概括他一点也不为过。在镇守荆州的过程中,对外,关羽本应坚持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战略方针,为联吴抗曹做出努力。但是在行动上,正是由于关羽的刚而自矜使得他总是有意无意地与刘备、诸葛亮的战略决策相悖。他怒斥诸葛谨,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的辱骂断然拒绝了孙权的求亲。在战斗中,关羽又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的情绪籍此膨胀。轻视陆逊,放松警惕,终于使他落入了吕蒙的圈套,荆州这个咽喉要地就这样拱手让人了。对内,关羽的骄傲早在欲与马超分高下,不与黄忠为伍的行动上就得到
文档评论(0)